•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当前热文: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2022-10-31 08:53:00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刘欢)梦天实验舱发射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待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在轨建造。


(资料图片)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意味着什么?我国下一步将有哪些太空探索计划?

配备8个科学实验柜,梦天实验舱能完成哪些科学研究?

梦天实验舱是天宫空间站基本构型中两个大型在轨实验舱段中的第二个,发射入轨后,中国空间站三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在第二届全国空间科学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空间站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近地空间研究基地,要努力争取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前沿,在应用基础和新技术方面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产生显著效益。

研究包括空间生命科学和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空间天文和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试验等领域,共32个主题,三个舱共布局14个压力实验柜。

而梦天实验舱就配备了8个科学实验柜,主要用于微重力物理科学等研究,包括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热物理、微重力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基础物理等学科。

今年8月,梦天实验舱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各项总装和测试工作。

9月,执行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10月9日,梦天实验舱完成推进剂加注。

10月25日,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

“梦天实验舱的建成和发射对于我国微重力物理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微重力物理科学研究的进步必然推进相关航天工程技术的进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长聘教授孔文俊向中新网表示,梦天实验舱发射之后,将承担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

据了解,空间站的建设主要有三个科学技术目标:一是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和运营技术;二是掌握航天员经常在轨飞行的生活和健康保障;三是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为科学家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

天和、问天、梦天,为何实验舱发射都选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宫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主要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等模块。

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今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图为梦天实验舱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我国有四大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文昌航天发射场。

孔文俊介绍,只有文昌是属于海滨发射场,载荷的运输可以通过海运抵达。其他发射场都属于内陆发射场,载荷运抵发射场只能通过列车,列车运输对于载荷的最大包络有限制,一般来说不大于4.5米。

所以,天和、问天、梦天都选择在文昌发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空间站的三大舱都是属于重型载荷,都有20吨左右的质量,其包络超过了火车运输的包络范围,只能走海运,因此只能在临海的发射场发射;二是文昌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具有发射能力强、射向更宽、运输更便捷等优势。”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

随着空间站的“扩建”,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的6名航天员将有共同在轨驻留的机会。两个乘组都将“出差”半年,并首次进行在轨乘组轮换,实现空间站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

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这意味着,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中国航天员将在太空中“会师”,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

“目前在航天方面,中国想做的事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能完成。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也说明我国是真的强大起来了。”

孔文俊在“921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就开始参与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微重力燃烧科学研究领域深耕多年,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30年的发展历程,“这一路走来,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科研投入越来越多,国内的基础科研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孔文俊表示,我国已经是航天大国,现在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只有航天工程和空间科学都高度发展,才能称为强国。所以,加强空间科学研究对我国迈向航天强国有重要意义。”(完)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当前热文: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刘欢)梦天实验舱发射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待发
  • 天天精选!让行道树与城市一起发展成长(金台视线·关注城市行道树④)

    北京市林荫大道速写。李晓林绘“从江南飞抵西南,城市两边的行道树
  • 世界即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上海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0月30日0
  • 天天观察: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4例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山东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0月30日0时
  • 全球观天下!意在强化对美协调沟通,日本拟组建“统合司令部”,专家解读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杨君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郭媛丹】据《日
  • 环球快消息!292万人!最新报告:印度国防部成全球雇人最多机构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最新报告称,印度国防部是世界上雇用人数最多
  • 热门:卢拉在2022年巴西总统选举中获胜

    当地时间10月30日晚间,巴西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约93%的选票已统计完
  • 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守护母亲河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这部法律将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 天天快资讯丨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解读表决通过的黄河保护法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解读
  • 热点评!新线路、新应用,第五届进博会交通保障准备就绪

    新华社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王辰阳)下公交车、上步行天桥,5分钟即
  • 索马里首都两起爆炸袭击已致100人死亡

    索马里总统哈桑·谢赫·马哈茂德30日表示,29日发生在索首都摩加迪沙的两起汽车爆炸袭击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 每日聚焦:韩国首尔踩踏事故已致151人死亡

    据韩国消防部门通报,截至当地时间30日9时,首尔市龙山区梨泰院洞踩踏事故已造成151人死亡、82人受伤。
  • 天天热点评!在希望的田野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数字化土地”迸发新活力

    我国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了让每一亩土地都变成丰收的沃土,我
  • 从“生命起点”预防罕见病 我国产前筛查机构达4800多家

    做好出生缺陷疾病防治是罕见病预防的关键。我国采取三级预防措施防治出生缺陷,通过婚检、产检、新生儿筛查等实现关口前移,从“生命起点”把
  • 天天观焦点:秋粮收获近九成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据农业农村部29日消息,目前秋粮收获近九成。9月底全国蔬菜在田面积9498万亩、同比增加150万亩,水果进入集中上市季,产量稳定、品种丰富,农
  • 中国裁军大使在联大一委抨击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8日电  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大使李松28日在联
  • 天天要闻:韩国踩踏事故致149人遇难 伤亡者或多为20多岁年轻人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韩媒报道,韩国消防部门称,截至当地时间10月3
  • 中国制造的圣诞商品在荷兰超市上架

    冬季将至,不少中国制造的圣诞相关商品出口至荷兰,开始在超市上架。冬季将至,不少中国制造的圣诞相关商品出口至荷兰,开始在超市上架。
  • 庆祝中澳建交50周年图片展在澳首都举办

    新华社堪培拉10月29日电 (记者 岳东兴 白旭)庆祝中国和澳大利
  • 中国和西班牙业界人士探讨能源转型与未来

    新华社马德里10月29日电(谢宇智)“能源转型:中国与西班牙的对话
  • 通讯:“我们会一直喜爱大熊猫”——日本民众庆祝大熊猫到来50周年

    10月28日,游客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观看大熊猫。
  • 梦天实验舱发射在即 一文带你回顾中国空间站成长历程

    梦天实验舱的加入标志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
  • 热点聚焦: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26337158例

    新华社日内瓦10月28日电 (记者 刘曲)世界卫生组织28日公布的最新
  • 今亮点!最高检: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
  • 世界观察:国家统计局: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8%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魏玉坤)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数据,2
  •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 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潘洁、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8
  • 当前热点-国台办: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拟选派专家赴台参与“团团”治疗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疑似罹患恶性脑瘤,
  • 美防长回应俄年度核力量训练

    27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美方尚未看到任何迹象,表明俄罗斯
  • 天天看点:美国2022年已累计确诊至少88万例流感病例

    当地时间10月28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
  • 世界信息:日本现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约34万只鸡

    中新社东京10月28日电 (记者 朱晨曦)日本农林水产省28日宣布,位
  • 美媒:佩洛西丈夫在家中遇袭 袭击者已被拘留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8日报道,美国众议院
  • 英学校被提醒不要歧视少数族裔传统装扮,如“玉米辫”

    英媒:英学校被提醒不要歧视少数族裔学生传统打扮,如“玉米辫”【
  • 环球速看:亿缕阳光丨那一抹中国红

    有一种颜色,叫“中国红”出品:陈星星制片:王晓欣、胡春莉监制:申宁
  • 全球滚动:凡人微光|美好小细节

    统筹:焦旭锋、张书旗、乔煜城、张伟豪策划:郭依格、王曚、廖清、周
  • 当前热门:海报|金秋西藏,又是一年好“丰”景

    金秋时节,高原大地一派火热秋收场景,橙黄的青稞穗、酸甜的石榴籽、红彤彤的大苹果……稻谷飘香,瓜果满园,又是一年好“丰”景。农民在农田
  • 世界今日讯!新疆若羌23万多亩红枣获丰收 枣农采摘忙

    眼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的23万多亩红枣进入全面采收阶段,自然挂干的红枣好似一串串火红的小灯笼,压弯了枝头。以往枣农们采收红
  • 境外媒体:中国出台措施鼓励外商投资

    据拉美社北京10月25日报道,中国当天发布15条措施以扩大、推进和便
  • 环球看热讯:欧盟达成法律协议:2035年起禁售新燃油车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7日,欧盟就一项法律达
  • 菲律宾总统:中国企业承建跨海大桥助力菲南部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承建的菲律宾跨海大桥项目达沃-萨马尔岛大桥开工仪式27日上午在菲第三大城市达沃举行。10月27日,在菲律宾达沃,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左
  • 党章都做了哪些修改?一张对照图让你一目了然

    监制:薛立胜策划:唐佳蕾文字整理:谢露莹 马旷制图:满瑞审核:
  • 当前通讯!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2871万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2
  • 热消息:长护险已覆盖全国49个城市1.45亿人 试点六年来各地探索出哪些经验?

    长护险已覆盖全国49个城市1 45亿人 试点六年来各地探索出哪些经验
  • 热资讯!中国创新指数较快增长 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28日公布,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64 6(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8 0%,创新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分领域看,中国
  • 热点聚焦: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 明年1月起施行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2020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 世界视讯!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出炉 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

    近期,各地陆续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
  • 【时快讯】数说新时代|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塑,收入分配结构持续调整,发展的协
  • 简讯: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陈吉宁兼任上海市委书记

    新华网上海10月28日电 日前,中央对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
  • 从未远去的新冠:变异毒株不断出现,长期后遗症影响逐渐显露

    随着北半球冬季即将到来,近期越来越多国家的新冠疫情感染率出现明
  • 焦点快报!俄罗斯呼吁联合国安理会调查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27日,俄罗斯常驻联合国
  • 环球动态:黄河保护法草案三审稿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刘诗平、黄垚)27日,黄河保护法草案三
  • 国家卫健委:10月2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23例

    中国网10月28日讯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0月27日0—24时,31个省
  • 每日短讯:新课标如何真正进入课堂?对学校的挑战是什么?

    今年秋季学期,新课标开始施行。诚如专家所言,“新课标”的颁布与
  • 世界快讯:英首相因紧迫任务将缺席气候峰会 被批“领导力失败”

    中新网10月28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英国首相发言人当地时间27日表示
  • 全球今亮点!国防部: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坚决反对美台军事联系

    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中国网军事10月2
  • 国防部:中国空军代表团参加首届“非洲空军论坛”

    中国网军事10月27讯 进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
  • 世界微速讯:国防部:美方如有意加强沟通 应消除影响两军关系的消极因素

    中国网军事10月27日讯 今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

相关推荐

  • 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守护母亲河
  • 天天快资讯丨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有
  • 热点评!新线路、新应用,第五届进
  • 索马里首都两起爆炸袭击已致100人死
  • 每日聚焦:韩国首尔踩踏事故已致151
  • 天天热点评!在希望的田野上|加快推
  • 从“生命起点”预防罕见病 我国产
  • 天天观焦点:秋粮收获近九成 全年
  • 中国裁军大使在联大一委抨击美国核
  • 天天要闻:韩国踩踏事故致149人遇难

阅读排行

  • 当前热文: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天天精选!让行道树与城市一起发展成长(金台视线·关注城市行道树④)
  • 世界即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
  • 天天观察: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4例
  • 全球观天下!意在强化对美协调沟通,日本拟组建“统合司令部”,专家解读
  • 环球快消息!292万人!最新报告:印度国防部成全球雇人最多机构
  • 热门:卢拉在2022年巴西总统选举中获胜
  • 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守护母亲河
  • 天天快资讯丨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解读表决通过的黄河保护法
  • 热点评!新线路、新应用,第五届进博会交通保障准备就绪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