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天天通讯!英国前首相顾问:中国有一种思维西方很缺乏

2022-11-13 22:08:4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频繁更换首相,并没有改善英国的混乱局面。

11日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与此同时,创纪录的通胀数据引发了英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罢工潮——铁路工人、码头工人、大学职员、医护人员,都在罢工。

面对英国民众降低通胀、降低能源价格等诸多诉求,英国新任首相苏纳克却在其上任后的首次正式采访中表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英国民众不能指望政府解决所有问题。

面对苏纳克这样的表态,曾在5届英国政府都有任职的英国前首相顾问杰夫·摩根告诉谭主,英国领导层对英国当下的局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正因如此,英国“失去”了好几年。

他从个人经历出发,结合其最新观察,给谭主分享了他对英国发展模式的反思。

从约翰·梅杰到鲍里斯·约翰逊,我在其中5届政府中都有任职,这也让我见证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因此,我对危机与治理有不少感受可以分享。

2002年,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在英国内阁办公室设立了首相战略部。我是这个团队的第一位负责人,这也让我可以常年与国家治理战略打交道。我可以清楚地感知到,整个世界都处在需要同时面对多重危机的状态。

我们从货币价值的变化看起,它能反映出许多不同的危机。

经济基本面不健康就是其中之一。当前,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还没有完全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很多人的收入已经有15年没有增加了。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不断恶化的气候危机,以及地区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和食品价格上涨又对英国产生巨大冲击,英国的通货膨胀数据居高不下。

其二,许多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同样进退两难。通胀不能放任不管,但加息会让英国经济陷入衰退状态。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希望能够快速遏制通胀,但这很困难,所以英镑下跌成为了事实。

短期来看,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英国人的个人收入和英国人对国家长期财政状况的信心都在大幅下降。明年,随着长期低利率的时期的结束和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情况会更加恶化。

与此同时,英国还在同步增加税收,而削减基础设施建设、国民医疗等领域公共开支的政策可能还会持续好几年。所以毫无疑问,英国会面临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

不过,通胀和加息的苦恼不仅仅存在于英国。我们可以看到欧元也在下跌。这背后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美元的强势。

过去二三十年,美元一直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给美国提供了各种所谓的“自由”和选择,这是英国或欧洲等国家所没有的。于是,在相对利率的衬托下,英镑和欧元的下跌,身不由己。

从中长期来看,危机还远不止这些。

我认为我们还会看到上述显性结果的第二阶和第三阶效应——英国、美国等诸多国家在经济增长停滞后,还会催化政治的变革和不稳定,比如英国的脱欧公投,而这又会作用于英国经济,形成恶性循环的连锁反应。

脱欧切断了英国与主要欧洲贸易伙伴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英国大幅削减了公共开支,已经对整体需求产生了相当糟糕的影响。需求减少,生产力就会跟着动力不足,英国的平均生产力已经超过十年无增长了,而失去欧洲市场,意味着又一次打击。

我最近观察到,当前西方大部分地区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他们的孩子会比他们现在过得更糟糕,这是此前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糟糕的经济状况和英国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

当前,英国经济的构成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零售业、酒店服务、工商管理和金融业等等。2021年,服务业为英国经济贡献了1.7万亿英镑的增加值总额(GVA),占英国GVA的80%。

英国金融业具有相对优势,但英国脱欧后,许多金融机构也相继退出英国市场。

而在一些前沿的关键行业领域,如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基因组学、金融服务和法律知识行业等,英国也仍然保有一定实力并具备发展潜能。

如果要我在过去10至15年英国的公共支出削减政策中找到一个闪光点,我认为是英国尽可能维系了科研投入。但现在,在这些领域,英国也开始出现投入不足的问题。

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需要英国在教育、投资模式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采取正确的长期决策和更具战略性的措施。

但很显然,英国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服务于整体生产力的战略。

更令人担忧的是,英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频繁更换首相,这必然是不好的现象。

由于英国政府的治理不善,几届政府都无法解决民众的核心关切,英国已经失去了相当多的时间。

有人认为英国的停滞是从上世纪70、80年代的“去工业化”进程开始的。我是“去工业化”后的一代,在我的观察中,当时钢铁、造船和汽车制造业大规模减少,这对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英国来说,确实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

但英国“去工业化”最痛苦的阶段已经过去。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起,世界经济动荡就已经接近尾声,宏观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教育、国民医疗、研发、基础设施成为经济投入的重点。

就我的从政经历来看,从1990年至2010年,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尽管增长缓慢,但还是在两场经济危机中保持住了每年约2.5%的增速。

从2002年起,作为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内阁中首相战略部的负责人,我知道在布莱尔眼中,好的政府必须要能对短期压力做出迅速反应,同时也需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所以我非常清楚,这个团队的职责就是各个政府部门一起深入国家治理政策的每一个方面,针对关键优先事项向英国首相提供深入的战略建议和政策分析,进而制定中长期战略。

我们还广泛关注并学习本国政府以外的其他观点。当时,我经常性定期访问中国。

我认为,在2008年之前,这一时期的英国经历了200年来最佳的增长期。

但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执政后,将该部门的职能转移到了内阁办公室的其他部门。我和卡梅伦是朋友,但也必须指出,这一转移让政府中缺少了很重要的一环。

我认为任何政府良好运行的关键,除了拥有综合能力之外,还需要有远见。因此,我一直在研究,我们要如何在面临严峻危机的情况下,也能有能力规划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在我研究过许多国家后,我发现,“去工业化”的阵痛不是英国现在止步不前最核心的问题。英国的停滞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建立正确的治理和政策框架来应对21世纪的发展新挑战。

在这一点上,我必须要指出,中国一直是先驱者。

就拿经济增长与碳减排来说,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的关键目标之一,不过中国很早就在政策中嵌入对碳减排等事物的关注。

我也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和国家部门进行过关于循环经济的交流。中国在比较早的时期就已经对太阳能和风能进行了大量投资,真正体现了中国对减少碳排放的关注。

中国的系统性思维,西方很缺乏——反观英国,英国经济部门的很多人还没有理解,经济必须既要从社会角度考虑,也要从生态角度考虑。

英国经济决策者的思维仍然停留在20世纪,而不是21世纪。这导致了许多错误层出不穷,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从我近期完成的一些研究项目的结果来看,诸如美国、英国这些老牌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确实显得相当落后与缺乏远见,西方政府已经止步不前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时常在想,如果突然出现真正的全球大冲击,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大国是否能够开展合作。

要知道,上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从美国开始的。它始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业的大规模过度扩张。高峰时,美国大多数企业利润的40%都被投在了金融业。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的金融业成为掠夺者,从自身经济结构的其他部分中吸取价值,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大量超额支出,把自己推向非常危险的风险中,然后,又任由这样的风险蔓延到世界各地。

当时,我正就职于英国政府,我知道英国是最早受到影响的国家之一,需要政府采取非常积极的行动来处理这个问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英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但还没有出现任何类似的经济崩溃。

我们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隐藏在冲击背后——全球合作体系比15年前要脆弱得多。

让我担心的是,美国等国家在试图以竞争的方式单独解决问题。这可能会产生新的贸易壁垒,以及对资金流动产生新的限制,也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以更快的速度螺旋式下降。

毫无疑问,像英国这样的国家会受到影响。要知道,英国在经过十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后,几乎所有的经济规律都被打破了,没有人清楚我们的系统该如何运作去应对新的冲击。

如果此时的英国再陷入一个充满长期地缘政治紧张、冲突和制裁的时期,经济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而英国真正需要的,始终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全球市场和未来。

谭主曾写过,英国之乱折射出的不单单是经济问题,也是治理能力的问题,还有西方发展模式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作为曾参与英国政策制定的人之一,杰夫·摩根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反思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缺乏系统性思维、缺乏整体战略、决策者思维止步不前。是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可能会成为西方国家发展的分水岭。

正如谭主在文章中所写,英国之乱,恐怕是西方乱局的先兆而已。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天天通讯!英国前首相顾问:中国有一种思维西方很缺乏

    面对苏纳克这样的表态,曾在5届英国政府都有任职的英国前首相顾问杰夫·摩根告诉谭主,英国领导层对英国当下的局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正因
  • 世界简讯:稻田里的多元丰收——云南赋能稻田助农增收

    近年来,云南粮食生产逐渐实现从“单一种植”到“生态种养”、从“看天吃饭”到“科技种植”和“农旅融合”的转变,稻田收益也更加多元。
  • 世界即时看!黑龙江:迎战低温冰雪天气 全力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11月12日,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等地迎来低温雨雪天气。中国铁路哈
  • 观察:年年有鱼 广东打造“年鱼经济”新动能

    ​广东是我国水产大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两百多家水产产业上下游的企业,以各地特色鱼为载体,开发针对过年的年鱼礼品,打造“年鱼经济”
  • 此心安处是吾乡丨三位留学生武夷山感受朱子文化魅力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马海燕 冉文娟)“诗书不可不读,礼
  • 当前热点-法国女婿的“中医缘”:讲述“东方药香”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菲利普·古斯特正在工作。李一璠 摄中新网西安11月13日电 题:法
  • 【新征程 再出发】台湾省籍党员蔡光洁:越来越多台胞参与到、感受到祖国发展

    吉林省台联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高龙安 摄中新网长
  • 海外网深一度:乌镇展现世界“数字未来”

    11月9日至11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10余
  • 今日看点:展现开放魅力 激发运动风潮——从冬奥会到进博会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 题:展现开放魅力 激发运动风潮——从冬奥
  • 世界关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余建斌、熊捷、安然)据中国载人航天
  • 每日观察!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75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086例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12日0—24时,31个省
  • 天天观热点:福建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周祖翼任福建省委书记

    新华网福州11月13日电 日前,中央对福建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
  • 焦点资讯:132名坦桑尼亚师生获颁“中国大使奖”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1月11日电(记者谢昊)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10
  • 【当前热闻】综述:“双十一”海外溢出效应持续释放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综述:“双十一”海外溢出效应持续释放新华
  • 全球新动态:吉林省迎来大范围降雪

    当日,吉林省长春、四平、辽源、吉林等地迎来大范围降雪。当日,吉林省长春、四平、辽源、吉林等地迎来大范围降雪。当日,吉林省长春、四平、
  • 消息!乌克兰外长称正在考虑与俄罗斯外长会晤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12日,俄新社报道称,正在柬埔寨进行访问的乌克兰外长库列
  • 天天视点!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二十项大奖今晚在厦门揭晓

    今晚,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
  • 今日热文:太空旅行什么时候能实现?杨利伟告诉你

    第14届中国航展正在进行中国防军事频道在航展现场的演播室迎来一位
  • 每日看点!进博好物无缝衔接“双11”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在上海闭幕,但无论参展商还是采购商
  • 天天微动态丨贵南高铁贵州段铺轨过半

    11月11日,中铁一局员工在贵南高铁贵州独山段一条隧道内指挥焊轨机施工。截至当日,贵南高铁贵州段正线铺轨已完成近200公里,超过388公里正线
  • 三部门发文落实从业禁止制度切实保护未成年人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11日会同最高人民检
  • 北方现较大范围雨雪天气 各地各部门做好相关保障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题:北方现较大范围雨雪天气 各地各部门做
  • 踔厉奋发向未来·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上海徐汇:强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蝶变”

    新华社上海11月11日电 题:上海徐汇:强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协
  • 官方通报奶茶店“先欢迎后扫码”被关停:多人被处理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肇州
  •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欢迎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日说,中方欢迎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赵立坚说,中方欢迎包括德
  • 外交部:第五届进博会实现了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

    除企业展外,本届进博会虹桥国际论坛还举办了“RCEP与更高水平开放”高层论坛、《世界开放报告2022》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中国发展新蓝图与全
  • 环球视讯!外交部:防控二十条将会改善跨国旅行和来华投资兴业

    赵立坚表示,今天,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赵立坚说,至于你提到的关于航班、关于跨境旅游,我相信在
  • 漫评美国中期选举:用钞票堆起的总统宝座

    今年美国中期选举的开支再次刷新纪录。据美国“公开的秘密”网站统计,2022年联邦以及州一级选举累计花费预计超过167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
  • 世界播报:深度探秘 中国“空间站”内部长啥样?

    简介:如果说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中国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那种,算是“大房子”。
  • 多国人士谈乌镇峰会:想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经验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外界观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表示,中国利用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
  • 当前热门: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魅力齐鲁探寻中医药文化

    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推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系列节目,邀请侨生、外国留学生分享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近日,就读于华侨大学的印
  • 当前短讯!“最低票价仅一元”的慢火车又升级了!

    常年开行在秦岭山区 沿途停靠秦岭深处的38个车站 最低票价仅一元 今年是这列火车运行的第64年 车虽慢,却离不了
  •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成果展:太和坊创始人孔德辉举办专场音乐会

    11月11日下午,在“琴韵流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成果展”上,古琴九疑派第四代传人、官琴斫制技艺第四代传人、北京市房山区非物质
  • 打工新鲜事儿丨护士“飞针”采血,奶奶自学10多门外语……行行出状元!

    其实,徐奶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凭,一点外语也不懂,她现在一口流利的外语是问出来的。”  留学生很感动,在徐秀珍的小本子上写下了“月亮妈
  • 焦点观察:科技部、应急部:多项措施支撑建设更好水平的平安中国

    近日,科技部、应急部印发《“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
  • 全球看热讯:国家发改委:到2025年长三角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国家发改委:到2025年长三角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记者11月10
  • 新消息丨两部“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数字化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取得哪些新进展、新成就?又
  • “塞上湖城”银川:湿地生态好 候鸟纷纷来

    新华社银川11月10日电题:“塞上湖城”银川:湿地生态好候鸟纷纷来 (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越来越多候鸟将银川作为漫长迁徙路上的中转“
  • 世界微头条丨滨州:“一只虾”让盐碱地变“鱼米之乡”

    新华网济南11月9日电 若非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洋气”的南美
  • 今日播报!国产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 大飞机肩负重大使命

    运油-20在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 新华社发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
  • 世界热资讯!踔厉奋发向未来·二十大精神在基层|黑龙江装备制造业:为打造“国之重器”奉献力量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0日电 站在数米高的模型试验台前,眼睛紧盯高转
  • 环球快报:【智视野】沉浸式体验第十四届中国航展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李智)11月的珠海上空,飞过一架又一架拖着彩烟的飞机,这是第十四届中国航展的现场。接下来,就跟着记者的镜头,沉浸
  • 【天天热闻】全国确定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光明日报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邱玥)为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以科技创
  • 每日信息:重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9例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重庆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10日0—24时,重庆市
  • 全球即时看!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完成技术上线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李延霞)记者10日从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
  • 每日速递:国家卫健委: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5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385例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10日0—24时,31个省
  • 今日热讯: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多项2023年预算资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申铖)记者10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中央财
  • 头条:国际观察:俄军赫尔松撤退是虚是实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0日电  (国际观察)俄军赫尔松撤退是虚是实新
  • 每日快讯!今年“双十一”,多地有一场初雪待查收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韦香惠)受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迎
  • 全球热文: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壮大集体经济 成都温江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一场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在居民院坝、田间地头举行。温江区寿安镇岷山村通过党建引领,盘活生态资源、扶持资
  • 快资讯丨动物园喊“穷”直播筹款不丢人 保护动物是初心

    “红山动物园最近穷得揭不开锅了,开放了一批动物认养。”近日,博
  • 实时焦点:新华全媒+丨疾控专家:重视老年人流感防控 开展人群免疫规划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
  • 焦点简讯:国家文物局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

    国家文物局11月10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据介绍,考古工作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印尼雅加达访问

    新华社雅加达11月10日电(郭丰宽 彭冰洁)经过近200小时航行,执行
  • 进博会新老朋友看好中国大市场

    咨询、金融、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进博会的服务贸易展区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参展企业中有连续五年来参加进博会的,也有第一次来的新面孔。参
  • 天天精选!客从海上来进博面对面丨专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办

    今年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3次参加进博会,进博会已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的重要合作平台之一。乔展表示,无论是低碳转型还是坚持开放,中

相关推荐

  • 海外网深一度:乌镇展现世界“数字
  • 今日看点:展现开放魅力 激发运动
  • 世界关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
  • 每日观察!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
  • 天天观热点:福建省委主要负责同志
  • 焦点资讯:132名坦桑尼亚师生获颁“
  • 【当前热闻】综述:“双十一”海外
  • 全球新动态:吉林省迎来大范围降雪
  • 消息!乌克兰外长称正在考虑与俄罗
  • 天天视点!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二

阅读排行

  • 天天通讯!英国前首相顾问:中国有一种思维西方很缺乏
  • 世界简讯:稻田里的多元丰收——云南赋能稻田助农增收
  • 世界即时看!黑龙江:迎战低温冰雪天气 全力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 观察:年年有鱼 广东打造“年鱼经济”新动能
  • 此心安处是吾乡丨三位留学生武夷山感受朱子文化魅力
  • 当前热点-法国女婿的“中医缘”:讲述“东方药香”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 【新征程 再出发】台湾省籍党员蔡光洁:越来越多台胞参与到、感受到祖国发展
  • 海外网深一度:乌镇展现世界“数字未来”
  • 今日看点:展现开放魅力 激发运动风潮——从冬奥会到进博会
  • 世界关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