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机收减损工艺改造、产业链延伸 我国粮食全链条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2022-11-30 23:09:4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眼下,我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除南方部分中晚稻和晚秋作物外,其他收获已经结束。

今年,全年三季粮食夏粮、早稻、秋粮面积均实现增加。夏粮、早稻单产提高,多个秋粮主产区玉米、大豆单产提高明显。从各地实打实收和多方面反映来看,全年粮食将再夺好收成。

节粮减损 确保粮食安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尽管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但随着淡水、耕地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我国把粮食减损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全链条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全球粮食损失现状如何?我国在节粮减损方面又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3.9%。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1年。

在我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其中,生产和收获环节约占整体粮食损失和浪费的27%,储存和运输环节约占33%,加工和包装环节约占9%,消费环节约占31%。

节粮减损就是增产保供。近年来,我国重点在机收减损、改善设施装备条件等方面发力,推进节粮减损。今年,节粮减损成为粮食全链条的一大亮点。

我国粮食机收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机收减损是节粮减损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效果如何?

江西是我国双季稻生产大省,记者来到这里时,晚稻收获正在扫尾。在地处鄱阳湖平原的余干县枫港乡,记者看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抵达稻田后,并未立即下田收割,而是拿着卷尺对水稻进行测量。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源粮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手 余风华:不同的田块,稻穗的长短不一,我们会对水稻的高度进行测量,从而控制收割机的割台位置,基本上每一粒谷子都能够顺利进入机器粮仓。

确定了田块水稻收割高度后,4名农机手拉开架势,全力抢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提高粮食产量,赶在秋收前,江西省市县三级就对6800多名农机手进行了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培训。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余文兵:我们通过机收培训,标准化作业,实现减损增效,损失率大约为2.66%。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农业农村部持续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着重从机收减损上挖潜,通过科技攻关、机收培训等,指导各地有效实现机收减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王凤忠:一方面在我们的适用农机上做了很多的科技攻关,也让很多车辆或者收获机械更加适宜采收的环节。一方面就是一个适时采收。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挽回100亿斤损失。今年,夏粮、早稻、秋粮机收损失率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烘干技术装备助力节粮减损

在我国粮食储备环节,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粮比例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到50%,由于储备不当产后损失高达8%。今年,农业农村部将粮食烘干等技术,作为产后减损的关键技术在主产区推广。

在我国三大主粮中,由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存的小麦约5%,水稻近50%,玉米高达70%左右,也是产后损耗最多的品种。

山东平原是玉米生产大县,眼下,当地玉米收获已经结束,正陆续入库。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这里不少农户省掉晾晒环节,玉米脱粒后直接送入粮食烘干塔。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土地鲁望为农服务中心 张研生:烘干以后的玉米,水分可以控制到14%以内,直接可以入库仓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玉米刚刚收获时含水量一般都超过了35%,要达到入库标准,传统的自然晾晒风干至少需要5个晴天。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农民 崔元勇:像我种植了1000多亩地,每到收获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找晾晒场。拿玉米来说,得需要七八个足球场大的晾晒场,而且晾晒的时候,鸟也来吃,最头疼的是碰上下雨阴天,避免不了会造成一些损失。

根据中国农科院测算,农民晾晒玉米时损耗为2%到3%,由于霉变、鼠害等储存不当损失近12%。

为推进节粮减损,今年,山东平原在乡镇建成一批集烘干、仓储等服务于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其中,粮食烘干基地23处,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62.1%。同时,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合作,研发运用粮食储藏霉变在线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和精准防控技术,将玉米产后损失降低到1%以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王凤忠:通过绿色低碳的这种加工方式,使我们的这些不管是玉米还是小麦能够得以及时干燥,使我们整个粮食的损耗应该得以降低。

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烘干机具的购置补贴力度,农业农村部也大力推广烘干、霉变防控等实用技术。今年,粮食在烘干储存环节的损耗进一步降低。

助力节粮减损:适度加工 延伸产业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也通过研发引入新技术,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等,减少粮食在加工环节的损失。

江西粮食产业以籼稻为主,记者了解到,100斤籼稻去壳后,有80斤左右的糙米,而由于市场上对精度和白度的需求越来越高,使用传统工艺,糙米加工成白米后重量和营养都损失不小。

总台记者 杨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样品,是大米加工企业根据半斤稻谷经过生产加工形成的大米加工副产品以及成品大米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半斤稻谷经过20多道工序加工以后最终形成了成品大米,它的重量只有稻谷的一半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提倡全谷物食物消费,与此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柔性碾磨等技术,来减少加工环节的损耗。

记者在万安这家粮食加工企业看到,稻谷去壳、碾米、抛光等工序,已经全部实现智能化,并使用柔性碾磨技术,大大减少了加工损失。

江西一江秋粮油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厂厂长 尹水彬:采用了轻碾冷抛的工艺,每百斤稻米的出米率提高了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王凤忠:原来经常多遍碾磨,现在碾磨层数低了,也就是它把一些营养物质更加多地保留在我们的大米之中,使它的得米率得以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仅加工技术在创新突破,产业链也向米粉、米醋等精深加工延伸,碎米等副产品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安义这家企业,通过采取大米不抛光、少抛光处理、用碎米生产米粉等措施,粮食加工损失率从8%降到2.5%。

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江:我们通过两次技改,增加了相关的设施,将传统的大米加工的得米率,提高了将近两个百分点,每年可以多产300吨大米。

四大举措推进节粮减损

农业农村部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从四方面着力,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这四大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共抓,大力推进全环节全链条减损,系统化降低粮食损失和浪费。

一是加强生产源头管控,推动精量播种、适量播种,减少农业生产用种,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机收作业标准化水平,降低收获过程损耗,确保颗粒归仓。

二是强化储运环节减损,发展粮食产后烘干,改善粮食储藏保质、虫霉防治等条件,完善农村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推广散粮运输专用工具,减少跑冒滴漏。

三是提升加工利用水平,建立粮食适度加工标准体系,优化加工技术装备和工艺,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四是引导节约理性消费,健全餐饮业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常态化推进光盘行动,开展爱粮节粮系列宣传活动,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总台央视记者 凯博 李卉 宇翔 建启 建春 大珩 一淳 杨萍 昀彤 满帅 山东台 德州台 平原台)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机收减损工艺改造、产业链延伸 我国粮食全链条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眼下,我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除南方
  • 每日视讯:总投资545.8亿元 西延高铁西铜段 西渝高铁陕西段开工建设

    11月30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西延高铁西安到铜川
  • 全球最新:【“一带一路”央企逐梦】孟加拉的生命之源——水

    短片以“水是生命之源”为立意出发点娓娓道来,通过一位孟加拉小女
  • 热推荐:外交部:美方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核政策 停止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2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报告称,中国正在扩大核力量。中国外交部发言
  • 关注:666!中国空间站定格这一历史性时刻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经受住低
  • 当前快播:航天新征程丨长征火箭太空“建房”手账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形成3舱3船组合体,是目前最大的构型。
  • 天天最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
  • 新时代,我在中国丨乌克兰姑娘在杭州:试水全中文直播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在父母的支持下,乌克兰姑娘马晓微从小开始学习中
  •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最新工作方案出炉

  • 焦点!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几点要牢记

    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
  •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 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
  • 天天视讯!请签收!乌鲁木齐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开启配送“加速度”

    本轮疫情期间,乌鲁木齐市快递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为首府
  • 你看,你听,乌鲁木齐回来了!

    熟悉的乌鲁木齐正在归来渐渐热闹的集市人来人往的街道车流不息的马
  • 【新疆故事】喀什古城的跑酷青年

    【解说】来到新疆喀什古城,若只能欣赏到民俗风情,那还不算过瘾,
  • 每日热讯!新疆部分地区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目前,新疆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疆乌鲁木齐市、伊犁
  • 【天天时快讯】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开工建设

    中国网11月30日讯 (记者 唐佳蕾)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
  • 航天新征程丨儿子造飞船送老爸上太空

    2005年,我13岁,您40岁,这一次您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在“天地通话”时,我跟您约定,等您回家咱们一起去钓鱼。
  • 江泽民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第1号)

    江泽民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第1号)为表达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江
  •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新华社记者郭中正摄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蔡旭哲在问天实验舱迎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的画面。新华社
  • 环球报道:羊倌成了“羊教授” 他要把这份事业一直干下去

    新华社杭州11月29日电 题:羊倌成了“羊教授” 他要把这份事业一
  • 当前快播:广西河池:提升全产业链,助飞茧丝绸产业

    “丝绸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更是河池具有优势的
  • 秋粮收购全面有序推进

    当前,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期。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做
  • 焦点快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日前落幕,签约总投资达325亿元。近年来
  • 【全球快播报】今冬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多措并举保民生保生产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题:今冬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多措并举保民生
  • 天天要闻:航天新征程|“神十五”伴月发射升空 揭秘乘组“私人行囊”

    这次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会携带哪些个人物品前往空间站呢。费俊龙透露,书法也是神舟十五号乘组共同的爱好。这次任务,他们携带了书写工具,
  • 与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株“赛跑”——北京本轮疫情五大焦点透视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题:与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株“赛跑”——北京本轮疫情五大焦点透视 李侗曾说,面对奥密克戎BF 7变异株,虽然接种疫苗预防
  • 天天简讯:15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

    记者29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C919飞机已完成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型别等级训练规范测试(即T5测试),包括中国商飞客服中心飞行教员在内的15名飞行
  • 天天实时:国产大飞机C919获颁生产许可证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29日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生产许可证。C919飞机是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制生产的150座级国产大型客机,也是继
  • 环球播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 世界热点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
  • 当前速讯:巴西南部山体滑坡致1人死亡 15辆车被卷走

    当地时间11月28日晚,受山体滑坡影响,巴西南部巴拉那州瓜拉图巴市
  • 当前信息:自然指数: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 北京保持第一

    英国《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日前指出,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北京在世界领先的科研城市中继续保持首位。”  自然
  • 世界讯息:中国倡导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凝聚新共识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2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事务大使李松发言,高度评价公约在禁止生物武器、防止
  • 今日快讯:【新征程上的国企】误差3mm之内,世界杯主场馆建设彰显中国精度

    视频:【卡塔尔世界杯】世界杯主场馆建设延时全纪录来源:中国新闻
  • 世界看热讯:在轨六个月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迎来哪些挑战?黄伟芬解读

    神舟十五号乘组即将开启六个月的空间站生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神十五三名航天员任务期内工作安排很紧凑,将迎
  • 环球实时: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 | 科学组织管理核酸采样工作 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民众关心的如何有效避免检测时的感染风险,加大核酸检测机构监管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了相关情况。下一步,我
  • 环球观速讯丨北京:风险区域划定要科学精准 减少疫情给市民群众带来的不便

    11月29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428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
  • 【直击】加油,每一个在寒潮中抗击疫情的“你”……

    在红桥区西于庄街道北岸潞园小区,网格员崔颖和医护工作者正在陆续给“老弱病残”等群体入户上门做核酸检测采样。”  在滨海新区塘沽街道祥
  • 全球今日讯!川渝一家亲!“白萝卜甜,这份情谊更甜!”

    11月28日早上七点,一辆来自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大货车缓缓驶进大
  • 当前速讯:广州:开设24小时重症孕产妇救治热线电话 全天候保障救治

    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广大市民非常关
  • 焦点简讯:封控管理需快封快解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央视网消息:目前一些地方长期封控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
  • 全球即时:“精准免检”也是精准防控

    11月27日晚至28日晨,广州多区发布关于核酸检测的最新通告,其中越
  • 全球观察:闭环管理 稳产保供

    插图 王伟宾□本报记者 陈辉11月28日,郑州迎来了今冬的第一波寒潮
  • 焦点滚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代表在基层|周雷:投身量子科创 立志产业报国

    新华社合肥11月29日电 题:周雷:投身量子科创 立志产业报国新华
  • 【焦点热闻】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南昌光明社区:打造舒心港湾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光明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近年来,社区致
  • 环球观天下!“红色议事厅”助推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11月22日,在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社区党委副书记
  • 世界观天下!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

    为了梦想,你可以坚持多久。他们可以为了航天梦想,逐梦一生。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时隔17年再
  • 环球资讯:美国单周流感住院率创十多年来同期新高

    新华社洛杉矶11月28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8日
  • 青春华章|台湾青年:在祖国的山川种出更多“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首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
  • 全球要闻:敦煌艺术展“常展常新”:从佛教艺术到壁画里的“人间万象”

    2022年11月,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罗瑶接受
  • 世界今亮点!世界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全部结束 中国代表团获得21枚金牌

    奥地利时间11月27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站落下帷幕,
  • 【当前热闻】72年前的今天,他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

    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特级英雄杨根思壮烈牺牲他用生命兑
  • 哈佛教授:美遏制中国政策“糟透了”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香港亚洲时报网站11月23日发表题为《哈佛教
  • 【播资讯】保持清醒的大脑,我的五点思考

    我知道,最近因为一些疫情防控热点事件,不少朋友情绪有点激烈。坦
  • 全球速看: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重大战
  • 每日热文:外交部驳斥所谓BBC记者在沪被殴打逮捕:把脏水泼向中方、恶意碰瓷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9日主

相关推荐

  • 新时代,我在中国丨乌克兰姑娘在杭
  •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最新
  • 焦点!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如何做好个
  •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
  • 天天视讯!请签收!乌鲁木齐快递小
  • 你看,你听,乌鲁木齐回来了!
  • 【新疆故事】喀什古城的跑酷青年
  • 每日热讯!新疆部分地区逐步有序恢复
  • 【天天时快讯】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
  • 航天新征程丨儿子造飞船送老爸上太

阅读排行

  • 机收减损工艺改造、产业链延伸 我国粮食全链条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 每日视讯:总投资545.8亿元 西延高铁西铜段 西渝高铁陕西段开工建设
  • 全球最新:【“一带一路”央企逐梦】孟加拉的生命之源——水
  • 热推荐:外交部:美方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核政策 停止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 关注:666!中国空间站定格这一历史性时刻
  • 当前快播:航天新征程丨长征火箭太空“建房”手账
  • 天天最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 新时代,我在中国丨乌克兰姑娘在杭州:试水全中文直播
  •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最新工作方案出炉
  • 焦点!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几点要牢记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