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每日速递:加强国际合作 守护地球家园

2022-12-16 15:56:00 来源:人民日报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始终站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最前线,与国际社会携手前行。


(资料图)

在保护珍稀海洋生物的道路上密切合作

“我真希望自己能亲眼见证这一幕。”看着广西科学院副研究员、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与科学教育创新团队负责人陈默发来的涠洲岛海域5头布氏鲸捕食的照片,泰国海洋与海岸资源局渔业研究专家帕查拉朋不禁感叹,“很怀念在涠洲岛和中方团队联合调查的日子!”

2017年,陈默及其团队在广西北部湾的涠洲岛海域发现了布氏鲸的踪影,引起了布氏鲸研究者的兴趣,来自泰国的帕查拉朋就是其中的一员。2019年4月,依托中泰海上合作基金,在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邀请下,帕查拉朋率团队前往涠洲岛与中方团队一起开展联合调查。陈默注意到,泰国团队会借助照片来评估布氏鲸的体型和健康状况——从侧后方拍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布氏鲸的背部是圆还是尖,如果是圆的,说明这头鲸体型较大,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的食物较为丰富。

联合调查过程中,中泰两国研究团队得出重要结论:泰国湾海域和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二者之间不存在重复情况。这一结论让两国的研究人员十分振奋,也激起了陈默和其他中方研究人员前往泰国调查当地布氏鲸的兴趣。

2019年10月,应泰方邀请,陈默带领中方团队前往泰国湾进行回访调查。在为期10天的联合调查中,两国研究人员在布氏鲸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中方团队的数据分析方法很值得学习!”帕查拉朋说,陈默和团队整理的表格清晰记录了布氏鲸的数量、位置及行为信息,通过一系列操作就可以总结出相关规律。

10月的泰国仍然很炎热。研究人员常常要顶着烈日登船观测、拍照和记录,待太阳西沉才返回岸上休整总结。“大家的热情很高,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开研讨会!”帕查拉朋回忆起来依然兴致很高。

从涠洲岛到泰国湾,中泰两国科研人员因布氏鲸结缘,并在携手研究保护这一珍稀海洋生物的道路上密切合作。在研究团队倡导下,《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向海洋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规定涠洲岛、斜阳岛岛屿及其海岸线向外6公里的海域范围为永久禁渔区。泰国方面也颁布了相关条例保护泰国湾海域的生态环境。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涠洲岛海域识别的这一布氏鲸群体的个体数已由2016年的10头左右上升至如今的50头左右。“相信数量还会持续增加。研究好、保护好布氏鲸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希望两国的研究团队能有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陈默说。

填补戈壁保护区域野生动物调查监测的空白

戈壁熊被誉为蒙古国“国熊”,是全球唯一生存于沙漠戈壁地区的熊类。它们的栖息地位于中亚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降雨量少,夏季温度可超过40摄氏度,地表温度能高达70摄氏度,一年中大风天气超过200天,饮用水非常稀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该地区干旱情况越来越严重,戈壁熊已成为极度濒危物种。

2018年4月,中国援蒙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项目实施协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正式签署。根据协议,中方协助蒙方开展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栖息地食用植物种群动态研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戈壁熊种群数量研究等,并帮助培训保护区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专用设备和戈壁熊补食食料等。

该项目是中国政府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技术援外项目。项目启动以来,中方共派出技术专家组9批60余人次深入保护区进行调查,两次在北京实地培训蒙方各层级野生动物保护科技和管理人员29人次,每次15天。同时,中方如期将越野汽车、摩托车、笔记本电脑、红外自动相机、卫星电话等援助物资运抵蒙古国最大的保护区之一大戈壁保护区A区并投入使用。中蒙双方专家还布设了白刺、矮大黄、麻黄等植物监测样地、样线,以掌握戈壁熊主要取食植物种群动态;大戈壁保护区A区管理局在戈壁熊分布的3个绿洲增加14处补食点和6处人工水源地,以增加戈壁熊栖息地连通性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蒙两国政府高度关注项目进展情况,为保障项目实施给予大力支持。双方项目团队通力协作,采取灵活机动策略,中方技术指导和培训改由线上进行,部分野外工作由蒙方代为实施,推动合作持续取得进展。

“与中方合作,让我们首次实现对大戈壁保护区A区的全覆盖监测,填补了戈壁保护区域野生动物调查监测的空白。”项目组蒙方科学家团队负责人阿木格楞告诉记者,大戈壁保护区A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在广阔的保护区里,车辆故障、缺水或者通信中断等问题时有发生。第一次和中方专家合作的阿木格楞一度担忧中国科考人员能否经得住戈壁沙漠地区烈日和强风的考验。但在一起工作后,他发现中方科考人员常年致力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工作,经验丰富,有拼搏精神。“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中国同事们一个个废寝忘食、不知疲倦。我很高兴能和这些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

大戈壁保护区A区管理局局长巴雅尔巴特表示,中方实施的戈壁熊技术援助项目取得了良好阶段性成果。“蒙古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负有保护濒危戈壁熊的义务。中国援助项目帮助蒙古国有效拯救了戈壁熊及大漠中的其他濒临灭绝物种。”阿木格楞期待蒙中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让戈壁熊更好地留在这片土地上。

保障东北虎在中俄边界实现自由迁徙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密林深处,巡护员李冬伟每隔几天就能在松软的泥土上发现东北虎的脚印:“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已从事虎豹保护工作10多年的李冬伟清晰地记得,12年前,野生东北虎曾被预言“将在中国绝迹”。

虎豹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是生态健康的标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的野生东北虎,被誉为“虎中之王”,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一个世纪前,种群急速萎缩。

如何推动虎豹种群恢复,是一个宏大工程,需要国际合作。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维克多·巴尔久克表示,稀有猫科动物早就有跨境行为,俄中合作有助于阿穆尔虎(即中国野生东北虎)、东北豹及其猎物的种群稳定。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开展联合监测巡护,共同建设生态廊道,保障东北虎在中俄边界实现自由迁徙。

2020年初,一对野生东北虎母子的“跨境出游”成为中俄两国虎豹保护工作者的关注焦点。俄罗斯阿穆尔虎中心主任谢尔盖·阿拉米列夫介绍,当年3月中旬,一只名为拉佐夫卡的雌性成年虎穿过冰封的黑龙江,对中国进行了一次“短暂访问”。在完成这次路线探索后,拉佐夫卡便开始带着自己9个月大的孩子对中国进行“常态化访问”。“这对母子几乎每周都到中国串门。”阿拉米列夫笑着说。

由于时值初春,江面的冰层已不再坚固,拉佐夫卡母子的往返安全和活动状况时刻牵动着中俄两国保护工作人员的心。4月中旬最后一次返回时,江面冰层已消融,母子俩沿着江畔寻找合适的渡河地点,中俄两国专家紧随其后开展观测和保护,直到一周后母子安全返回俄境内。阿拉米列夫说:“中方采取了妥善的保护措施,它们在中国境内的安全有保障。”

次年4月,拉佐夫卡再次“造访”中国,在中国“串门”近4个月后才返回俄罗斯。为了拉佐夫卡的安全和健康,中俄专家利用俄方安装的GPS传感器,持续通报老虎位置信息,就迁徙行为等展开多次探讨。俄科学院生态和进化研究所所长维亚切斯拉夫·罗日诺夫表示,中方高度重视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恢复,来自俄中两国科学院的专家正就它们可能的栖息地以及这些栖息地的容量展开合作研究。

(本报马德里、南宁、乌兰巴托、莫斯科12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6日 02 版)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每日速递:加强国际合作 守护地球家园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世界
  • 定了!2023年国考笔试将于2023年1月7日、8日举行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站消息,国家公务员局16日
  • 美《外交政策》杂志:为什么美国想干蠢事,拦也拦不住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2月13日文章,原题:美国想干蠢事,拦也拦不
  •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 我们依然要慎终如始

    随着“新十条”在各地落地落细,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各地
  • 疫情防控新阶段 重点人群要重点防护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
  • 当前速读:证监会回应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16日消息,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
  • 【全球报资讯】外国00后"读者"变"作者" 中国网文为啥火遍全球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取得极大进展,市场显现规模化效应的同时
  • 外交部:美国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今天(1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
  • 天天观察:明年会更糟吗?民调显示:美国八成选民对经济持负面看法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网站12月14日报道,岁末将近,美国人对经济的
  • 时讯:【世界说】FBI最新报告严重低估美国仇恨犯罪 批评人士批其不可原谅:抹杀了少数裔群体的遭遇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 普京提出明年俄罗斯六大任务

    中新社莫斯科12月15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在俄总统
  • 全球消息!中方反对将反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新华社联合国12月15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5日在安理会“恐
  • 热点聚焦:网络视频曝光乱象调查:随意拍摄曝光他人或踩法律红线

    记者调查网络视频曝光乱象随意拍摄曝光他人或踩法律红线□ 本报记
  • 世界热文: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合作 阻遏恐怖势力蔓延

    中新社联合国12月1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5日举行“恐怖行为威胁国际
  • 美《大西洋月刊》:美国进步的时代为什么终结?

    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12日文章,原题:美国进步的时代为何终结?
  • 当心,疫情防控中编造谣言是要付出代价的

    从“今晚全城大消杀”到“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从“核酸采样有毒
  • 天天微资讯!我们终将走出疫情

    国家卫健委14日宣布,从即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因为当前
  • 三年:三问三答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全国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不少人
  • 今日讯!新冠保险纷纷下架,抗原阳性不给赔,怎么办?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人“阳”了,保险赔付款
  • 环球快报:法国队击败“大黑马”摩洛哥 连续两届杀入世界杯决赛

    中新社多哈12月14日电 (记者 王曦 卞立群)14日晚间的卡塔尔世界
  • 天天即时:成都首次发现的秦简或改写历史:蜀郡西工在汉代之前已设立

    12月14日上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考古中心向媒体展示了两枚
  • 环球快讯:辉瑞新冠药,“阳了”就能吃?

    【国际战“疫”行动】◎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胡定坤据国内多家媒体12
  • 新资讯: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 (马帅莎 喻鹏 王茄欢 胡煦劼)北京时间12
  • 全球视点!
    我国油气生产保持良好势头 海洋能源成为重要增长极

    海洋能源成为重要增长极地缘冲突下全球能源格局如何变化?我国海洋
  • 环球聚焦: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8米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盾构机是国民经济和基础建设的重大装备,承载着穿山越岭、过江跨海
  • 全球新消息丨
    拧紧“安全阀” 各地政法机关加强涉企安全风险治理

    各地政法机关加强涉企安全风险治理履职尽责为企业生产拧紧“安全阀
  • 每日热文:《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北京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曹云龙入选《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
  • 精准呵护1亿个体户 多项新举措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

    精准呵护1亿个体户个体工商户可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
  • 热点在线丨未来3年向非洲提供550亿美元?美非峰会前,白宫忙“口头承诺”

    【环球时报驻南非、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闫韫明 李准 环球时报记者
  • 【当前热闻】升级!英国跨行业大罢工汹涌开启,苏纳克连开两场会议应对挑战

    罢工升级!因劳资纠纷不可调和,英国多个行业近日纷纷出炉罢工计划
  • 环球今头条!呼吁!如果确定“阳”了,丢垃圾时请做好这件事

    家里有阳了该怎么消毒?这几天很多网友都在发文讨论有一位网友的建
  • 天天快报!三大电信运营商删除行程卡用户数据 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央视网消息:根据“通信行程卡”公众号公告,12月13日零时起正式下
  • 每日简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专项部署进一步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
  • 环球速读:“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联合国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宣布,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 热推荐:中方:欢迎欧盟重申致力于恢复伊核全面协议

    (张素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中方重视欧方就伊核问题表明的上述立场,欢迎欧盟重申致力于恢复伊核全面协
  • 当前快看:宇宙级大片,上新了!

    山河万里,天高海阔壮美地球,无与伦比今天,我们一同欣赏神舟十四
  • 天天短讯!“国家安全”不是单边霸凌的遮羞布

    日内瓦当地时间12月9日,中国诉美钢铝232关税措施世贸争端案(DS544
  • 今日快讯:多地精准助企纾困 全力推动复工复产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经济参考报》12月14日刊发文章《多地精准
  • 热文:美学者:北约不应随美遏华的四个原因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香港亚洲时报网站12月10日刊发题为《为什么
  • 每日简讯:湖南衡阳:考研复习忙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开考,考生们正积极复习备考。新华社发(曹正平摄)  12月13日,在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华大学,学生在图书馆
  • 英国圣诞购物季遭遇逆风

    英国圣诞购物季遭遇强劲逆风。英国圣诞购物季遭遇强劲逆风。英国圣诞购物季遭遇强劲逆风。英国圣诞购物季遭遇强劲逆风。英国圣诞购物季遭遇强
  • 微速讯:
    各地消费券又来了!和你的"买买买"双向奔赴

    中新网12月1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你的消费券打算怎么花
  • 天天热推荐:
    中国学者亲历喀布尔恐袭:最难过是“她扒不住窗沿摔下楼”

    中新网12月14日电 (记者 孟湘君)当地时间12月12日,阿富汗首都喀
  • 通讯!
    我国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创造隧道智能化建造新纪录

    ◎本报记者 张 晔 通讯员 张凤华在城市深邃的地下,重达数千吨
  • 全球播报:
    “我要永远追求和平”——日本僧人大东仁不懈收集侵华日军史料的故事

    新华社日本名古屋12月13日电通讯:“我要永远追求和平”——日本僧
  • 国际移民组织:在乍得沙漠发现27具移民遗体

    国际移民组织当地时间13日表示,在乍得沙漠发现了27具移民的遗体,
  • 全球简讯:微视频|生灵之舞

    .从藏羚羊到大熊猫从青藏高原到武夷山从白山黑水到热带雨林中国的
  • 当前要闻:【国际漫评】老掉牙的把戏

    近日,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在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通话时,直接
  • 世界球精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在群众心坎上

    群众在哪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阵地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在广大农
  • “火眼金睛”“听声辨位”——技术赋能为电网巡检装上“眼睛”和“耳朵”

    随着寒潮来袭,居民冬季取暖用电量持续攀升,城市电网负荷高位运行
  • 环球速读:300000,意味着什么?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30万同胞惨遭杀戮。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 快讯:北京:即日起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北京市文旅局网站消息,北京市文旅局13日发布
  • 天天热点评!河北保定:网上就诊 足不出户

    本报保定12月12日电(记者耿建扩、陈元秋)“医生,我的肝肾功能有
  • 天天报道:西部战区:中方巡逻遭到印军非法越线拦阻,双方已脱离接触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西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
  • 健康码要作废?疫苗接种记录要找不到?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辟谣

    12月13日零时,“通信行程卡”服务下线。此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 【世界报资讯】85年,从未忘记!

    日军在南京开设慰安所时间的最早记录  △侵华日军士兵新井淳《阵中日志》1938年1月1日的记录:从今天起,开设了慰安所。祭奠遇难同胞,告慰

相关推荐

  • 外交部:美国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
  • 天天观察:明年会更糟吗?民调显示
  • 时讯:【世界说】FBI最新报告严重低
  • 普京提出明年俄罗斯六大任务
  • 全球消息!中方反对将反恐问题政治
  • 热点聚焦:网络视频曝光乱象调查:
  • 世界热文: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加
  • 美《大西洋月刊》:美国进步的时代
  • 当心,疫情防控中编造谣言是要付出
  • 天天微资讯!我们终将走出疫情

阅读排行

  • 每日速递:加强国际合作 守护地球家园
  • 定了!2023年国考笔试将于2023年1月7日、8日举行
  • 美《外交政策》杂志:为什么美国想干蠢事,拦也拦不住
  •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 我们依然要慎终如始
  • 疫情防控新阶段 重点人群要重点防护
  • 当前速读:证监会回应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 【全球报资讯】外国00后"读者"变"作者" 中国网文为啥火遍全球
  • 外交部:美国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
  • 天天观察:明年会更糟吗?民调显示:美国八成选民对经济持负面看法
  • 时讯:【世界说】FBI最新报告严重低估美国仇恨犯罪 批评人士批其不可原谅:抹杀了少数裔群体的遭遇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