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环球观焦点: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2023-01-03 09:27:27 来源:工人日报

博物馆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减反增,这归功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技术的注入,使传统文化的发展逐步跃升为文创新经济产业


【资料图】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阅读提示

博物馆文创产品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一件用于交换与流通的商品。无数对博物馆、传统文化、历史有兴趣的人,组成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庞大的消费群体。如今,博物馆的文化需求全面升级,逐步朝虚拟化、年轻化、时尚化发展。

“这个盲盒里面加入了很多海底元素,比如蓝色的水晶泥,还能挖出仿制的宝贝和很多贝壳海螺,我特别喜欢!”2022年12月30日,重庆年货节开市,重庆龙湖巴蜀小学10岁的洋洋,一拿到爸爸买给他的博物馆文创新年礼物就兴奋地说。

近年来,博物馆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减反增,这归功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无数对博物馆、传统文化、历史有兴趣的人,组成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庞大的消费群体。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博物馆业的收入在2019年已经增长到了337.63亿元,2021年因疫情影响缘故略有下滑,但整体数据仍在326.97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67.2万余家文创相关企业,近6000家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仅故宫博物院就申请了 384 个文字商标,其对外投资企业共申请了 660 个文字商标,如角楼咖啡、故宫雪糕等一系列文创产品。

精彩纷呈的文创产品

元旦期间,在重庆工业博物馆,800匹马力蒸汽机零件、齿轮等工业元素,化身为丝巾上明亮的符号、手链上创意的坠饰,将工业博物馆的特色和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在三峡博物馆的线上文创商店看到,一款“松石间意”古琴茶盘正在预售。古琴茶盘外形几乎完全从琴身复制而来,就连“绍圣二年东坡居士”的题字和“坡仙琴馆”朱印也原样复制。所不同的,只是少了琴弦,多了排水口。这让茶盘充满古意,和古琴形神兼具,成为新消费品。

事实上,已有多款设计独特甚至“丑萌”的博物馆文创成为网红产品,比如三星堆博物馆川蜀麻将摆件,河南博物院、陕西省博物馆的另类“考古”系列盲盒等。“丑萌”背后是各大博物馆开拓创新的互联网思维,以轻松、搞怪、“不太严肃正经”的方式成为文物文创的“一股清流”。

《工人日报》记者发现,面对节奏紧张、工作压力普遍较大的观众,“丑萌”可爱的模样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还有许多与“绿码”同音的创意,顺合了当下人们对疫情早日消除的期盼。这种放松又解压的方式,的确让消费者难以拒绝。

“文创产品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合进了普通商品之中,为随处可见的平凡日常,增添了几分具有文化旨趣的温情意味,进而拉动了人们的选择与购买。”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明说,近30%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价格在49元以内,22%的产品价格分布于50元~99元这一区间。数据显示,87.5%的消费者曾为自己购买文创产品;57.7%的消费者曾购买文创产品赠送给他人。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围绕历史、文化IP进行文创开发正呈现出井喷态势,不少热门产品的销售额几何级数增长。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5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围绕自己的馆藏产品进行IP开发, 不少小博物馆也试图通过研发小巧可爱的文创产品,来吸引游客们的喜爱。

文创潮牌如何炼成?

作为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三峡博物馆年均服务观众超300万人次,产品年销售额也从早期的约80万元提升至约1300万元。在三峡博物馆文创部主任池林看来,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持续的创新。

“在文创开发中,把文物藏品衍生为日常用品,创意设计是最重要的一环,既要自然贴切又要带给人惊奇。”池林说,与古琴茶盘相似,一组“巴蜀汉韵”陶瓷杯垫借文物本身的外形,把三峡博物馆馆藏的“东汉六乳四神禽兽纹铜镜”“汉灰陶青龙瓦当”等做成杯垫,巧妙又自然。

“首先是机制创新,我们摸索出一条‘博物馆+高校+企业’结合的路子,博物馆有文物资源,高校有设计优势,企业懂得市场需求,三方合力产生了1+1+1>3的效果。”池林说,将文创开发上升为课题研究,通过产品迭代良性循环,文物得到更好活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博物馆文创产品以自身强大的原动力,构成了推动文化产业进步的有力车轮,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铺设下通向未来的深刻车辙。”天猫平台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家洛说,根据“天猫新文创2.0计划”,未来3年,让全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上天猫,并与1万个品牌进行跨界合作。

“博物馆可以通过与更多互联网机构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历史与未来跨时空对话,重塑观众参观和认知体系,让文物以更便捷的方式,进入大众身边,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文化,感知到博物馆的力量。”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告诉记者。

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只是众多文化类产品的一个代表,它的兴起预示着一个文化繁荣时代的到来。当现有行业已然乏力时,所释放的用户需求将成为新消费领域的发展原动力。

2022年新晋的热门新文创——数字藏品,成为文创的新潮流。以广东为例,该省多家博物馆连续上线多款数字藏品,均被迅速抢购一空;湖北省博物馆首个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限量万份,上架“秒空”;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宇宙·千宫系列”数字藏品总营收超过60万元……和普通文创产品相比,数字藏品的传播效率可以呈指数级增长,这为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表示,博物馆文创要以通过文创传播文化为目的,既吸引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又实现博物馆的文化辐射。近年来,该馆年均开发文创产品十余种,2021年十二生肖水晶内雕、2022年的恐龙口罩等文创产品都好评如潮。

在重庆,文创产品已经成为沟通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三峡博物馆等十余家在渝文博单位联合成立三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就文博创意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不少成果,包括云阳博物馆“江上风清”系列、夔州博物馆“诗哥天团”系列、忠州博物馆“良玉·良遇”系列等产品都广受好评。

“数字技术的注入,也为文创产业开拓新的展现空间、开创出新的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的发展逐步跃升为文创新经济产业。”在长期从事文创工作的腾讯品牌经理肖茹丹看来,如3D打印的故宫吉祥物,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敦煌动画剧、“敦煌诗巾”小程序等数字产品广受欢迎,跨界联名也成为了文创“破圈”的另一新形式。

“如今,博物馆的文化需求全面升级,逐步朝虚拟化、年轻化、时尚化发展。”重庆工商大学莫远明教授说,博物馆相关的综合场景营造及时尚生活方式倡导成为新的热门需求,通过“打卡”博物馆构建“博物馆社交圈”成为新生代文化消费时尚。(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环球观焦点: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博物馆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减反增,这归功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
  • 【播资讯】假期港口运输忙

    新年伊始,天津港各码头有序高效运行,卡车在集装箱堆场往来穿梭,岸桥高效运转装卸船舶,一派繁忙景象。
  • 信息:元旦假期冰雪热

    元旦假期,各地冰场、雪场迎来不少游客,人们滑雪、溜冰、玩滑冰车,乐享冰雪运动的趣味。元旦假期,各地冰场、雪场迎来不少游客,人们滑雪、
  • 环球微头条丨农村大集红红火火

    1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仲宫街道的农村大集上,人们在选购商品。春节临近,山东省各地的农村大集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春节临近,山东省各地
  • 环球快看:国产大飞机C919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1月2日,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机组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在国产大飞机C919前合影留念。当日,东航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 世界百事通!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

    原标题:博雷利: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当地时间1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近镜头】外卖减塑、绿色建筑、“风光水火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5
  • 头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记者1月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
  • 全球今亮点!RCEP生效一周年 有力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原标题:生效一周年,RCEP释放巨大活力(环球热点)2023年1月1日,《
  • 快资讯: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总结2022年及党的十九大以来
  • 印度与巴基斯坦互换核设施清单

    新华社新德里1月1日电(记者赵旭)印度外交部1月1日发表声明说,根
  • 天天快讯:瑞士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一月高温破纪录

    新华社日内瓦1月2日电(记者刘曲)瑞士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瑞士西
  • 全球简讯:澳大利亚直升机相撞致4人死亡

    新华社悉尼1月2日电(记者郝亚琳 王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2日发生一
  • 热门看点:布隆迪暴发霍乱疫情

    新华社基加利1月2日电(记者吉莉)布琼布拉消息:布隆迪卫生官员1日
  • 日本山形县山体滑坡致2人死亡

    新华社东京1月2日电(记者姜俏梅 郭丹)日本山形县警方2日宣布,去
  • 每日观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原标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 2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地震台
  • 全球观察:美经济学家:2023年美国或面临经济衰退

    当地时间1月1日,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接受媒体采访时
  • 卢拉在国会众议院宣誓 就任巴西新一任总统

    原标题:卢拉宣誓就任巴西新一任总统当地时间1月1日下午,巴西当选
  • 热点评!中国影史100部票房十亿电影 国产片占据64席

    动作奇幻喜剧题材表现抢眼 四大档期密集产出中国百部十亿电影 国
  • 天天微速讯:三星堆顶尊跪坐人像和青铜神兽跨坑合体成功

    原标题:三星堆顶尊跪坐人像和青铜神兽跨坑“合体”成功中新社成都1
  • 启航2023!我国这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原标题:启航2023!这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踏
  • 应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 囤药不如囤好身体

    原标题:健康中国丨应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囤药不如囤“好
  • 美国石油公司近4年来首次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

    据多家媒体当地时间12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雪佛龙石油
  • 天天热讯:伊朗外交部:美国是西亚地区“不稳定”因素

    新华社德黑兰12月30日电(记者高文成)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12月30
  • 多地公布新冠感染情况 春节临近如何保护脆弱人群?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马帅莎)中国多地近日公布了当地新冠病毒感
  • 即时焦点: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中新网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解锁了哪些成就?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刘欢)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进一
  • 报告:预计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

    中国网12月31日讯 山东财经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
  • 《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

    中国网12月31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 世界头条:金句来了!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监制:薛立胜策划:唐佳蕾制图:唐佳蕾审核:蔡晓娟中国网新闻评论
  • 环球即时看!帮大学生找到就业的“确定性”

    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107
  • 环球资讯:央视再发三连评:在烟火气中看到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

    大小餐馆的门口排起了长龙,商场的霓虹灯点亮了夜色,上班的公交地
  • 全球快资讯:外交部:美国是最大的 “新闻自由”双标持有者

    12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近日,《纽约邮报》
  • 每日信息: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 长江与淮河“牵手”

    ↑12月30日,船只通过引江济淮派河口船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 【全球快播报】温暖2023——致每一个与国宝同行的你

    灿烂中国,物华天宝;泱泱华夏,生生不息。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如
  • 环球新资讯: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

    12月3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等待发车
  • 世界快播:请查收!2022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2022年接近尾声,回首这一年,总有一个瞬间让你难以忘怀。记得在北
  •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高敬、严赋憬)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
  • 环球报道:《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规则》正式施行

    新华社香港12月30日电 (记者 陆芸)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30日称,《
  • 当前消息!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9.13%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徐壮)记者30日从教育部了解到,2021
  • 【环球新要闻】中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全回转拖轮正式启用

    中新社青岛12月30日电  (胡耀杰 蔡亚群)作为由中国船级社认证的
  • 英媒:迎合医用大麻市场,意大利在军事设施中种大麻

    在佛罗伦萨一个迷宫般的军事设施深处,灯火通明的房间里不是武器,
  • 【夜读】这一年,谢谢你爱我

    转眼间,2022已经到了尾声。回望这一年,我们为理想而追逐,为生活
  • 天天观速讯丨2022总有一股劲 指引我们前进

    2022年生活不易,但总有一股劲,指引着我们前进。或许是努力生活的
  • 焦点快报!2022,敬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

    2022已近尾声,你还记得这些人和事吗?回首这一年,有起有落,有笑
  • 全球报道:门对门邻居互传纸条竟是因为……邻居:“有你是我的福气!”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照顾这个冬天善意的眼神
  • 天天简讯:外媒聚焦:中国经济复苏有助世界免于衰退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29日报道,日本
  • 全球消息!境外媒体关注:中国旅游业回稳向好势头明显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据拉美社12月28日报道,在调整优化防控措施
  • 全球速看:创意海报|2022网络热词盘点,你被戳中了吗?

    这一年,你我皆有“我是XX的”笑中乡愁,也都亲眼见证了中国航天飞速发展的成就 一年很长也很短,短到几个词就能串起回忆。这些词是时代
  • 每日头条!向着光!2022感谢前行的你

    这一年,有无数瞬间值得被记录。有竿头直上中的酣畅淋漓、有艰难时
  • 当前热文:2022年终报道 | 年度经济关键词之“保”

    2022年,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前所未有的
  • 天天亮点!“阳康”以后,仍要重视但不必焦虑

    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快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很多感染者已经转阴,逐
  • 新华网评:把握“重中之重”,守好“底线任务”

    几天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再次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
  • 天天新资讯:海外华人、投资者: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出入境政策为世界经济带来希望

    近日,中国对疫情应对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即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
  • 谣言粉碎机:西方对华认知中的谬误和事实真相【8】

    2022年,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在国际舆论场上制造针对中国的谣言,渲染中国威胁,抹黑中国内外政策。
  • 全球热头条丨2022年的美国:因乱分裂 以乱渔利

    图为4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新华社发11月8日,选民

相关推荐

  • 头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 全球今亮点!RCEP生效一周年 有力
  • 快资讯: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印度与巴基斯坦互换核设施清单
  • 天天快讯:瑞士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一
  • 全球简讯:澳大利亚直升机相撞致4人
  • 热门看点:布隆迪暴发霍乱疫情
  • 日本山形县山体滑坡致2人死亡
  • 每日观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2
  • 全球观察:美经济学家:2023年美国

阅读排行

  • 环球观焦点: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 【播资讯】假期港口运输忙
  • 信息:元旦假期冰雪热
  • 环球微头条丨农村大集红红火火
  • 环球快看:国产大飞机C919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 世界百事通!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头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 全球今亮点!RCEP生效一周年 有力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 快资讯: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