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世界快播:东西问·解码兔年丨王加华:双春年如何蕴藏中华文明“管理时间”的智慧?

2023-01-19 12:1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资料图片)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中国传统的兔年春节将至,历经疫情考验的人们心怀希冀。自2023年1月18日起,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解码兔年”系列稿,探究春节文化、“双立春”等的意涵与影响。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双春年如何蕴藏中华文明“管理时间”的智慧?

——专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

作者 马帅莎

闰二月的加入,使农历癸卯兔年出现了阴历年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人们称其为双春年。历史上每逢立春,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有诸多或严肃或嬉戏的仪式与习俗,比如迎春、鞭春、咬春等。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不只是单纯的历法体系、时间制度,更是内涵丰富的民俗系统。

双春年如何蕴藏中华文明“管理时间”的智慧?立春节气为何备受中国社会重视,又如何在周边国家流传?作为传统农事活动的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如何在现代继续焕发活力?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3年在正月十四和腊月廿五各有一个立春节气,为什么会出现双春年?

王加华:双春是指阴历年的年首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这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阴阳合历有直接关系。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周期是365天或366天,反映四季寒暖变化,用于指导农事活动的节气就属于阳历历法,日期相对固定。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周期为29.5天,12个月算作一年,长354天左右。

因此,阴历年和阳历年存在约11天的偏差。如果不及时调整,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六月下大雪的“怪事”。为了防止阴历年月与阳历年及四季脱节,古人在19个阴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加入闰月的阴历年可长达384或385天,反映了中华文明“管理时间”的传统智慧。

今明两年立春均是2月4日,而癸卯兔年作为闰月年天数较多,从2023年1月22日起,一直到2024年2月9日,正好涵盖两个立春节气,出现“一年两头春”。统计发现,19个阴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所谓双春年可能是灾年、结婚容易导致二婚等迷信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民众制作立春“咬春“拼盘。胡剑欢 摄

中新社记者:人们常说“十年难逢闰二月”,2023年不仅是双春年,还有闰二月。古人是如何安排闰月的?

王加华:二十四节气虽统称为“节气”,但又可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以立春为首,处于奇数序列的为节气,位于偶数序列的为中气。节气与中气相间排列,与阳历月份相结合,每月都会有固定的节气与中气,且总是节气在前,中气在后。但以月亮盈亏为标准的朔望月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在19年中加入7个闰月之后。

按阳历,一个月两个节气,前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与下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天半。相比之下,阴历平均每月只有29天半,所以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都会比前一个月推迟1到2天,持续下去,就会出现只有“节气”而无“中气”的月份。于是,人们将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并以上个月的月号为闰月月号。

立春时节, 农户在草莓种植大棚进行草莓疏叶管理。周方玲 摄

中新社记者: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有哪些特殊含义?中国传统社会为何如此重视立春日?

王加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被认为是春天的开始。同时,它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年和岁的起始时间不同,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岁是以立春作为开始。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主要“靠天吃饭”,人们的农业生产受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的重要影响。为此,古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如小寒、大寒、雨水、小雪、大雪等,能比较准确地反映黄河流域冷暖雨量的变化,促进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立春时节,工人在为小麦喷施叶面肥。(无人机照片) 房德华 摄

立春是最早产生的八个节气之一,大概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农事活动起始环节,然后是夏耘、秋收、冬藏。农耕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立春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极其重要。立春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农事活动周期即将开始,要进行劝耕备耕等各项活动。

中新社记者:立春节令有哪些特别的民俗?蕴含何种文化和社会寓意?这些民俗有何地域特征?

王加华:立春节气既有官方礼仪,亦有民间习俗,两者既相互影响与联系,又各自保持相对独立。官方礼仪主要指东汉时期开始兴起的迎春礼及唐代开始出现的鞭春礼。古人认为春非常重要,官方会举办迎春礼,到城市东门举行迎春神仪式。

民间则多是民众自发进行的习俗活动,涉及饮食、服饰、禁忌等多方面内容。比如立春撒谷豆,本意在于追求健康与吉祥,“豆”与“痘”同音,民间俗信可为孩子消除水痘,儿童会佩戴春鸡等饰物用于祈福。另外,立春还有赶庙会、逛灯会、说书、唱大戏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南方地区还流行祭春神或土地神。

立春时节,村民用耕牛为茶树松土。易胜武 摄

唐宋以后,随着迎春礼的发展尤其是鞭春礼仪的出现,立春呈现出群体性节庆的特点,娱乐功能大大增强,如唐代地方迎春已是“见观者之如市”,南宋时则是“倾城出观”。明清时期,随着乐人、社火、戏曲等演艺人员与多样娱乐形式的加入,立春的娱乐性色彩更浓厚。

二十四节气从最初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其他地区后,产生许多具有地域差异的农谚和民俗。以立春饮食习俗为例,北方地区盛行吃萝卜,俗称“咬春”,南方地区多吃可生食的蔬菜。饮春酒,北方地区一般是烧酒,南方地区则是米酒。

小朋友在吃萝卜“咬春”。胡剑欢 摄

中新社记者: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过立春的习俗,与中国的立春活动有何不同?

王加华:这些国家的立春活动明显受到中国的影响,将立春当作一种节日来看待。在不同国家,具体习俗有所不同。

日本至今仍在使用二十四节气。具体到立春,传统上亦将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每到立春节气,气象台、报纸等都会给人们以提醒。日本将立春前一天定为撒豆节,每年这个时候,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串有沙丁鱼的桂花树枝,举行撒大豆招福驱魔的仪式。

在韩国,人们将立春视为一个能带来希望的日子,会提前举办庆祝活动,比如贴立春帖、吃“五辛菜”等。其中立春帖仍由汉字书写,内容最多见的是“立春大吉”“建阳多庆”“国泰民安”等。

不同节气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不一样,具有区域性,如谷雨在中国沿海地区尤为重要,一些地区有祭海的习俗。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到周边国家后,立春、夏至、冬至等节气的影响力更为显著。

马来西亚吉隆坡海南天后宫亮起6000盏红灯笼迎接立春。天后宫 供图

中新社记者:传统节气对现代社会有何意义?应如何传承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加华:节气作为农事活动的时间指针,体现人们感受自然、顺应自然节律、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它所蕴含的特定文化,比如对自然时序、先贤崇祀、亲情伦理等的追求与尊崇等,也成为今天国家与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依托力量。

小朋友们在体验“咬春”。朱大勇 摄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将二十四节气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过程中,10个代表性传承社区之中有4个与立春相关。在很多地方,立春不仅意味着文化传统,也成为文化品牌,具有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绝不单纯是一种历法体系或时间制度,更是一种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当下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使其充分介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一种最佳途径。比如,充分发挥节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饮食养生以及民族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用与价值。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要充分关照二十四节气的内部差异及地域差异等问题,采取不同的保护传承措施。(完)

受访者简介:

王加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民俗研究》(CSSCI)杂志副主编、《节日研究》(辑刊)主编,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世界快播:东西问·解码兔年丨王加华:双春年如何蕴藏中华文明“管理时间”的智慧?

    王加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民俗研究》(CSSCI)杂志副主编、《节日研究》(辑
  • 天天百事通!业务过失致人死伤,梨泰院事故属地警察署长被检方起诉

    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韩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因涉嫌处置梨泰院踩踏
  • 天天实时:新版国家医保目录:3mg阿兹夫定片降价约35%,7款罕见病药纳入

    1月18日,2022年医保目录正式公布,新版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执行
  • 【全球聚看点】  春节返乡 这样防护

    随着春节临近,春运拉开大幕,出行、返乡途中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 环球讯息: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季节性流感等预防

    新春佳节将至,春节前后人群流动性增加,返乡人员增多,亲友团聚和
  • 团圆勿忘防护,过节更盼平安

    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各地火车站、飞机场、长途客运站的客流持续攀升
  • 全球热推荐:日行三万步 调度保运输

    杨智在检查列车防溜设备。本报记者 张枨摄杨智正在编组列车。本报
  • 团圆新春路|跨越海峡 奔赴温暖——琼州海峡“海上列车”春运见闻

    18日早晨8点,薄雾散去,彻夜未停的琼州海峡跨海铁路轮渡又迎来新的
  • 全球热讯:春节假期,这份景区优惠活动名单请收藏

    春节假期将至,许多人已将旅游休闲提上日程。山西平遥古城、贵州黄
  • 热门看点:111种药品进医保 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

    查看详情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月18日在京公布本次调整共计111种
  • 医疗资源进村入户 群众健康有依靠

    当前正值返乡人流高峰,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凸显。
  • 天天即时看!速冻模式开启!北京今日阵风将达7级左右 明日最高温跌至零下2℃

    中国天气网讯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今明两天(1月19日至20日),北京将
  • 乌总统要求对直升机坠机事件展开联合调查

    新华社基辅1月18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8日在社交媒体
  • 西藏林芝派墨公路雪崩已致8人遇难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西藏指导处置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陈溯)记者18日从中国应急管理
  • 每日热点:精简党政机关、缩减编制,山西5个人口小县披露机构改革数据

    近年来,山西前后两批共计6个试点县探索“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澎湃
  • 环球今热点:32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做好农村防疫工作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严赋憬、于文静)农村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
  • 西藏林芝市启动“1·17”雪崩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据林芝市政府网站1月18日消息,近日,由于林芝高海拔山区明显降水,
  • 新版医保目录发布 国产创新剂型降糖药等纳入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8日公布,本次调整,
  • 快消息!最新调查:台湾近七成上班族年前手头紧 压岁钱总预算减少

    中新社台北1月18日电 农历新春将近,18日发布的一项“劳工过年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秘书局副局长李果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
  • 当前信息:中国空间站2023年将迎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
  •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回应哪些民生热点?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刘欢)自1月10日起,多地省级两会拉开帷幕,各
  • 【播资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各地复工复产步伐持续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这既有力支撑着我国经济回稳向上,也进一步维护了全
  • 字解天下丨一份来自商朝的贺年卡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时刻。
  • 全球快资讯丨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如何防治新冠病毒感染?安抚和纾解老人对新冠感染的焦虑,应该怎么做?【科学防疫小贴士】(95)

    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新冠感染后发生重症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不管是尚未感染、感染中、还是“阳康”后,都要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 当前视点!老年人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双重防护?不出门就能防止感染?若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何预防跌倒?【科学防疫小贴士】(96)

    同时这两种疾病都是接种疫苗有效的疾病,疫苗接种也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护手段。
  • 世界百事通!春节自驾游,愿你欢乐出行,平安归来!【健康幸福过新年】(5)

    准备适当药品、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湿巾、手消、抗原检测试剂、常见的退热药物等。
  • 新春走基层|与黑夜为伴 “钢轨医生”的30个春秋

    中国网1月18日讯 (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杨波 李季春 赵威)昼
  • 世界快看点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积极因素

    中国网1月18日讯(记者李智)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
  • 环球聚焦:国际锐评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长故事”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据初步核算,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 0%。
  • 【国际漫评】五行缺“气” 破财消灾!

    德国所用天然气95%都依赖进口。受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北溪”天然气管道破坏影响,目前德国正面临着每年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给缺口。
  • 世界讯息:美国的“天然气政治”,欧洲玩不起

    在日前举行的全球能源论坛上,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兼该国能源公司总裁萨阿德·卡比提醒与会各方,在2025年之前,全球天然气产能不会增长太
  • 国家医保局:121个药品谈判成功 价格平均降幅超60%

    中新网1月18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18日,中新财经从2022年国家医保
  • 国家医保局:阿兹夫定片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中新网1月18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18日,中新财经从2022年国家医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张务锋决定逮捕

    央视网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1月18日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
  • 世界快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陈如桂决定逮捕

    央视网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1月18日消息,广东省人大常委
  • 爆竹迎春:公安部要求引导合规文明燃放,郑州改“禁放”为“限放”

    1月17日晚,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
  • 快资讯:全球最长寿老人去世享年118岁:马克龙为她写过生日贺卡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全球在世最长
  • 【环球新要闻】张庆伟当选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毛伟明当选湖南省省长

    中新网长沙1月18日电 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8
  • 天天快播:汽油、柴油价格下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
  • 热议:3000里回家路,女儿和妈妈在家等我

    这是1月15日拍摄的搭乘“春风行动”专车返回自贡富顺的廖大友,因交通和天气原因,30个小时的车程已让他疲惫不已。1月14日凌晨5点,廖大友登上
  • 全球热消息:过年的仪式感

    充满烟火气的市集人头攒动,双手拎着满满当当的年货,传统的中国红点缀着大街小巷。无论是加入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由久别奔向重逢,还是像往
  • 全球快消息!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多位专家作出了解读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
  • 天天实时:福建厦门翔安大桥主桥通车

    1月17日,厦门翔安大桥主桥通车(无人机照片)。当日,福建省首座预
  • “玉兔赛跑”迎新春

    1月17日,居民观看趣味游戏“玉兔赛跑”。当日,四川省华蓥市永兴镇
  • 世界微速讯:新华全媒+丨关口前移、争分夺秒——安徽多地在院重症患者救治见闻

    “回家,过小年!”1月15日上午,雪后的安徽省合肥市银装素裹,84岁
  • 看点:尼泊尔搜寻最后一名空难失踪乘客 官员称生还几率为零

    中新网1月18日电 综合报道,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客机坠毁事故发生后
  • 环球聚焦: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对话谈判是化解乌克兰危机最现实可行的办法

    新华社联合国1月17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7日
  • 世界关注:我国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姜琳、郭晓蕾)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政府政策支持
  • 环球精选!延续33年外交传统,秦刚外长非洲之行凸显四个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首站到访埃塞俄比亚、再到加蓬、安哥拉、贝宁
  • 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确保安全祥和欢度春节

    岁末年初,许多行业都在抢时间、赶进度、抓生产。我们在一派忙碌中
  • 天天讯息:快递服务覆盖全国95%建制村

    1月17日,在2023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2022年快递业“成绩单”
  • 环球信息:康复门诊助力患者“由治到康”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53】“‘阳康’了大半个月,还时常感觉喘不
  • 世界今热点:财政部:加大疫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 重点用于患者救治费用补助等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
  • 热点在线丨服这些药易犯困!多地提醒:春节返乡谨防“药驾”

    春节临近,很多人选择自驾返乡,近期湖北黄冈、新疆石河子等多地交
  • 即时看!喊话中国游客,带Ta来浪漫的土耳其

    新华社安卡拉1月17日电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这句歌词不

相关推荐

  • 团圆新春路|跨越海峡 奔赴温暖—
  • 全球热讯:春节假期,这份景区优惠活
  • 热门看点:111种药品进医保 最新版
  • 医疗资源进村入户 群众健康有依靠
  • 天天即时看!速冻模式开启!北京今
  • 乌总统要求对直升机坠机事件展开联
  • 西藏林芝派墨公路雪崩已致8人遇难
  • 每日热点:精简党政机关、缩减编制
  • 环球今热点:32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
  • 西藏林芝市启动“1·17”雪崩灾害Ⅲ

阅读排行

  • 世界快播:东西问·解码兔年丨王加华:双春年如何蕴藏中华文明“管理时间”的智慧?
  • 天天百事通!业务过失致人死伤,梨泰院事故属地警察署长被检方起诉
  • 天天实时:新版国家医保目录:3mg阿兹夫定片降价约35%,7款罕见病药纳入
  • 【全球聚看点】  春节返乡 这样防护
  • 环球讯息: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季节性流感等预防
  • 团圆勿忘防护,过节更盼平安
  • 全球热推荐:日行三万步 调度保运输
  • 团圆新春路|跨越海峡 奔赴温暖——琼州海峡“海上列车”春运见闻
  • 全球热讯:春节假期,这份景区优惠活动名单请收藏
  • 热门看点:111种药品进医保 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