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环球微资讯!航天强国征程上的青春之歌——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

2023-01-30 06:26: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团队的青年科技人才(2022年7月1日摄)。新华社发(张敬宜 摄)

在这一个个成就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他们托举神舟、遥控“嫦娥”、牵引“玉兔”、驾驶“祝融”,以九天揽月的雄心壮志和精测妙控的过硬本领,连夺22次重大航天任务全胜,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唱响了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


【资料图】

键指苍穹,挥洒青春逐梦航天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此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灯火通明,也是一派紧张忙碌景象。

高健(左五)与同事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监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情况(2021年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北京明白!”

坐在调度台前的北京总调度高健,冷静沉着地发出一道道铿锵有力的指令。在统一调度指挥下,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自主变轨,成功对接空间站。

“‘北京明白’,一句要练千遍,千遍只为一句。”今年28岁的高健,在多次重大任务中担当总调度。他说:“只有真正懂得,才能真正明白,因为我的身后是中国航天。”

月面采样,难度极大。48小时内,航天器不仅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还要定时定点实施月面起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地球和月球38万公里之间的连线互动。

与高健同为“90后”的鲍硕,是这个中心首位女调度。为顺利完成任务,她在任务开始前的一个月就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推演流程、模拟故障、练习口令。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后,鲍硕从搭档手里接过采样的接力棒,调度指挥机械臂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千余条指令从她口中发出,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错漏。最终,表取采样封装任务完成时间比预计整整提前了7个小时。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整个对接过程是高动态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飞到空间站下方后,由于轨道不同,两个航天器保持对接所需要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是很难的。”载人飞船任务型号团队指挥乔宗涛介绍说,“我们需要精准控制飞船逐渐调整位置、速度和姿态,在安全的空间走廊内逐步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是世界航天领域内公认的最复杂、最难攻关的技术之一,世界上仅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并成功实施这项技术。其中,径向交会对接的难度更大。

为此,41岁的乔宗涛带领团队积累了数万个组合体轨道及姿态的仿真数据,进行了上百次的联调联试验证,参与设计约2500个故障预案,攻克空间站组合体遮挡太阳能帆板、持续控制飞船大幅度的姿态调整和轨道维持、测控条件变差、地面状态监测和应急处置难度增大等诸多难关。

400米、200米、19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缓缓向天和核心舱平移靠拢,伴随着“对接锁紧完成”的口令,广袤太空中,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为一体。

这些年间,他们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与朝霞为邻,也记不得有多少天与星星做伴,那一行行代码见证着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构型再到“T”构型的变迁,也记录下这群年轻人奋斗道路上挥洒的青春汗水、绽放的岁月芳华。

令贯星河,埋首荧屏屡创奇迹

逐梦九天,从来就不是一条坦途。

2021年5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经历了两度推迟发射的非常考验。

5月20日,第二次推迟发射的消息传来,已经数日没怎么休息的中心总体主任设计师姜萍又开始了一场两地同步与时间赛跑的艰难鏖战——文昌,参试各方紧锣密鼓排除火箭技术故障;北京,姜萍带着年轻团队争分夺秒为天舟重新构建飞控方案。

5日5夜不眠不休,他们将此前准备的方案一字一句重新梳理设计,拿出了成熟可靠的方案,并连夜开展相关联调验证,为5月29日实施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他们的精心护航下,天舟二号任务后续飞控节点均是“稳稳的成功”。探索永无止境,登攀永不停歇。经过他们的反复演练和实践验证,终于在天舟五号任务中,创造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

于天一(右二)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参加嫦娥三号任务(2013年12月10日摄)。新华社发(王永亮 摄)

遥操作团队副总师于天一永远忘不了2013年那个寒夜,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玉兔号月球车代表中国第一次踏足月球,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月球绽放出绚丽的中国红。为了这一刻,于天一带领团队连续奋战,攻克“月面巡视遥操作”关键技术,让梦想变为现实。

嫦娥五号任务尤其是月面采样阶段,面临时间约束紧、机械臂控制精度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中心遥操作组组长荣志飞和团队成员高效精准控制着上组合体的月面采样分系统完成钻取采样和表取采样,为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决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这是荣志飞的庄严承诺。

创新超越,勇攀新的科技高峰

飞控任务智能规划,通俗地说,就是用写代码的方式规划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每时每刻在天上要完成的任务。这一岗位被形象地称为规划航天器动作的“先知者”。

嫦娥四号任务前,团队里面的“老同志”——45岁的中心高级工程师高宇辉,通过不断努力,设计出一种基于作业的分层规划模型,将复杂的遥操作简化为几次点击操作。

这种设计理念通过后续多个任务验证,成为任务规划一个很好的设计思路。在这些系统的技术基础上,嫦娥五号月面采样和祝融号火星车的任务规划系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刘传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车模拟试验场地讲解任务情况(2022年6月30日摄)。新华社发(谢集潇 摄)

博士毕业后,刘传凯选择走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把自己的机器人梦从地面延伸到了太空。

嫦娥三号任务中,他利用所学知识,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面巡视探测任务的视觉导航,在地面遥控操作玉兔号月球车顺利着月,开启中国空间机器人在月球上的第一步。

受限于条件限制,空间机器人在太空或星表环境中还难以自主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地面遥操作系统,即机器人远程操控系统,就成为地面操作员与空间机器人沟通的桥梁。

刘传凯敏锐地捕捉到这项前沿技术,倾注心血潜心研究。在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空间站等任务中,他主导研究的遥操作技术一次次辅助浩瀚太空中的机器人,上演了一幕幕太空操作大戏——

2018年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对月球车的一键式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

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我国首次月面无人表取采样,实现机械臂操作定位与全程精确引导;

2021年空间站任务,6次机械臂操作任务圆满实施。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2021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创新的事业孕育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推动创新的事业。中心领导介绍说:“如今,中心有65名青年人才担任型号指挥、总师、设计师等职务,70%以上的技术创新来自青年团队,80%的科技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是青年技术骨干。”

心至苍穹,目尽星河。

过去,这个年轻群体参与并助力了诸多突破——实现推进剂在轨补加、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地外天体点火起飞、携带月球样品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

未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火星采样返回探测、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群年轻人将会继续勇攀新的科技高峰,协同创造更多中国奇迹。(刘显波、李国利、杨晓敏)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环球微资讯!航天强国征程上的青春之歌——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

    高健(左五)与同事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监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情况(2021年6月17日摄)。2021年10月
  • 滚动:新冠病毒传不动了?专家称目前这些人受影响最大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
  • 每日速递:【活力中国】“春节购物车”大总结,装的不仅是年货

    春节假期结束,90后已婚女生小春(化名)认真算了算这个春节的消费。据山东省商务厅监测,春节期间全省重点监测的500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46 1亿
  • 【全球新要闻】通信大数据,带你盘点这个春节

    信息通信消费升级提速、国内旅游逐步复苏、视频类App活跃度保持领先……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布春节期间大数据,从网络流量分布、话务量
  • 【天天新视野】中国消费复苏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外媒聚焦中国春节假期“旅游热”

    国际在线专稿:文旅部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 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 1%。《印度斯坦时报》1月27日援引美国彭博
  • 海外网评:警察暴力泛滥折射美国社会矛盾激化

    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非洲裔男子泰尔·尼科尔斯遭遇5名警察殴打致死
  • 【环球聚看点】【驻华大使谈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希望”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希望。”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近日接
  • 全球信息:中国游客回归将提振全球旅游业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27日报
  • 焦点信息:【活力中国】春节出行旅游暖意足,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加速恢复

    中新网1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出行人
  • 微头条丨黄青龙,你真帅!

    近日,在云南昆明一位老人长时间被困下水坑道已处于失温状态消防员
  • 人勤春早劳作忙

    时下,全国各地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之中,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时下,全国各地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之中,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时下
  • 全球要闻:春节假期快递揽投量超7亿件(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李心萍)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
  • 世界快讯:新春走基层丨“你看,那就是界碑”

    【新春走基层】原标题:“你看,那就是界碑”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 今日热门!(新春见闻)香港龙狮跃动贺新春

    舞龙表演。 李志华 摄舞龙表演。 李志华 摄醒狮表演。 李志华
  • 今亮点!新华全媒+|从农奴后代到全国劳模:西藏四世同堂家庭新年话家史

    新华社拉萨1月27日电(记者晋美多吉 孙非)在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拉孜
  • 每日速读!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从“线上”到“线下”的重逢

    自1月8日,连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努尔饶尔”口岸恢复
  • 【青春匠心】香港女孩郑紫欣:学化学 做靓食

    央视网消息:系列报道《青春匠心》带您走进香港街头一家小小的西餐
  • 这家面馆,真好!

    大年初一至初十只要是环卫工就可以来这里免费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粉面
  •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

    资料图:2022年12月23日拍摄的“绿巨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快速通过
  • 传感中国丨变“聪明”的城市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全国住建领域前不久刚刚确定的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小到衣食住行,大到
  • 提振信心在行动|西藏:“冬游西藏”激发旅游消费市场活力

    新年伊始,西藏自治区实施第五轮“冬游西藏”市场促进奖励(补助)
  • 世界信息:瑞典外交大臣:申请加入北约进程已暂停

    瑞典《快报》28日援引瑞典外交大臣比尔斯特伦的话报道说,瑞典申请
  • 【全球播资讯】特朗普正式开启总统竞选 批拜登让“我们处于三战边缘”

    中新网1月29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
  • 全球看点: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两款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
  • 全球今热点:“面包店给补贴了,那肉店呢?”

    【记者连线·俄乌冲突影响下的世相】对法国老百姓而言,俄乌冲突导
  • 环球看点!韩国专家会议谴责日本排污入海:并非"排放"而是"丢弃"

    海外网1月28日电 据韩国《韩民族日报》27日消息,韩国国会26日举行
  • 美媒:中国春节期间旅游和电影市场复苏 消费将引领经济反弹

    海外网1月29日电据美国彭博社1月25日报道,在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 全球信息:多国铆劲准备迎接中国游客潮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日本特约记者 辛斌 李楠】春节假期,出境游
  • 美媒:中国春节传递乐观情绪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27日文章,原题:“动态清零”结束后首个春节
  • 世界信息:我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达到4068个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2年我国乡村产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 快资讯:抢订单、赶进度 各地企业生产线上一片繁忙

    央视网消息:新年开新局,工厂开工的脚步也是分外热切,他们加足马
  • 全球焦点!消费持续升温 彰显中国经济的潜力和韧性

    央视网消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里,持续升温的消费,彰显着
  • 新春消费旺 假期出游热度高

    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节,不少人都选择外出游玩,这让旅游和住宿服务
  • 新春开工忙 多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一年之计在于春,1月28日是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 极寒天气里绽放绝美“冰花”

    近期,受连续强冷空气影响,有着“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最低气温达到-51 8℃。原标题:“中国最冷小镇”呼中极寒天气里
  • 天天时讯:冰雪游、夜间游带动三千多万人次春节游荆楚

    春节假期,为了充分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湖北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产
  • 律师: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被发现,DNA鉴定为胡鑫宇本人

    1月29日上午,澎湃新闻从胡鑫宇家属委托律师郑晓静处获悉,疑似胡鑫
  • 江西上饶警方:发现一具尸体 DNA检验确定死者系胡某宇

    警情通报截图。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官方微信消息
  • 教育部: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服务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截图。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网
  • 【环球热闻】全球首架C919国产客机兔年首飞 今年3月有望载客

    央视网消息:1月28日,全球首架C919国产客机从上海虹桥飞往江西南昌
  • 动画|这份节后返程开工指南请查收!

    不知不觉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很多人都已返程或正在返程途中,大家都
  • “揭榜挂帅”助力科技创新

    “得知新区政府在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后,我们第一时间就上报了需求。
  • “热火朝天”促进项目发展

    “开工!”1月28日,兔年春节收假第一天,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陕西
  • 实时焦点:副省级城市2022年GDP陆续出炉:深圳破3.2万亿

    近日,又有包括深圳、济南、大连和沈阳在内的多座副省级城市公布202
  • 世界资讯:苏州昆山成全国首个GDP破5000亿元县级市,已18年蝉联全国百强县榜首

    连续18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的苏州昆山市,成为全国首个G
  • 环球消息!超20省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京沪逼近8万,浙江首超6万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超20个省份近期公布了2022年居民人
  •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团队: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

    【人才强国新征程】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团队: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
  • 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客机兔年首飞

    1月28日,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客机从虹桥机场起飞,开始兔年的首次
  • 当前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加快推进现代移民治理体系建设

    记者从28日举行的全国移民管理工作会议获悉,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全面
  • 我的开工第一单

    当日是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假期模式”切换回“工作模式”,迎来了兔年开工第一单,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奔忙的身影。
  • 环球新消息丨俄罗斯将在前线补充部署新式防空系统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近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俄军将在俄乌冲突前线
  • 【天天热闻】古特雷斯呼吁在网络世界建立“护栏”阻止仇恨言论蔓延

    新华社联合国1月27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7日呼吁在
  • 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生85辆汽车连撞事故 至少21人伤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当地时间1月28日报道,受大雪天气影响,27
  • 伊朗西阿塞拜疆省发生5.9级地震 已致7死440伤

    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8日晚,伊朗
  • 环球热点!巴西拒向德运送“豹”式坦克弹药 “避免挑衅俄罗斯人”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俄罗斯卫星社援引巴西《圣保罗报》27日消息称
  • 美国加州半月湾举办守夜活动 悼念大规模枪击事件遇难者

    当地时间1月27日,民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市举行的守夜活动中悼念枪击事件遇难者。1月23日下午,半月湾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7人死亡、1

相关推荐

  • 全球信息:中国游客回归将提振全球旅
  • 焦点信息:【活力中国】春节出行旅游
  • 微头条丨黄青龙,你真帅!
  • 人勤春早劳作忙
  • 全球要闻:春节假期快递揽投量超7亿
  • 世界快讯:新春走基层丨“你看,那就
  • 今日热门!(新春见闻)香港龙狮跃动
  • 今亮点!新华全媒+|从农奴后代到全
  • 每日速读!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从“线
  • 【青春匠心】香港女孩郑紫欣:学化

阅读排行

  • 环球微资讯!航天强国征程上的青春之歌——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
  • 滚动:新冠病毒传不动了?专家称目前这些人受影响最大
  • 每日速递:【活力中国】“春节购物车”大总结,装的不仅是年货
  • 【全球新要闻】通信大数据,带你盘点这个春节
  • 【天天新视野】中国消费复苏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外媒聚焦中国春节假期“旅游热”
  • 海外网评:警察暴力泛滥折射美国社会矛盾激化
  • 【环球聚看点】【驻华大使谈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希望”
  • 全球信息:中国游客回归将提振全球旅游业
  • 焦点信息:【活力中国】春节出行旅游暖意足,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加速恢复
  • 微头条丨黄青龙,你真帅!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