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时刻——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换班”

2022-12-01 16:03: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占康

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乘组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胜利“会师”太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时刻,首次实现了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新突破。

11月3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科研人员在监测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

期盼已久的“天宫相聚”

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天宫相聚”。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启程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穿上了精心设计的衣服,迫不及待地想见到队友。在此前公布的欢迎视频中,陈冬隔空喊话:“老铁来了,我们想死你们了。”刘洋说:“盼望着,期盼着,我们等到花儿都快谢了,天上宫阙待君来。”蔡旭哲更是预先张开双臂说:“‘十五’的兄弟们欢迎你们来到太空家园!来吧,先拥抱一下。”如今,在太空出差近半年,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终于见到来自地面的亲人,两个乘组都激动不已。邓清明说,一直盼望着与神舟十四号乘组“会师”的这一天。“那就一起看看我们的‘太空豪宅’吧!”蔡旭哲笑着应答。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画面。新华社发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首次出舱行走、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在太空亲历了中国载人航天多个这样的重要时刻,每一个“高光时刻”的背后都是我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重要技术突破。

从神舟九号航天员首次入驻活动空间只有15立方米的天宫一号,到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入驻天和核心舱,拥有约50立方米的工作生活空间,再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进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活动空间超过100立方米,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越来越宽敞,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

随后,6名航天员在“太空家园”中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他们竖起大拇指齐声喊道“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就此定格了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的历史时刻。

两个乘组如何进行“太空换班”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面对面的工作交接,完成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换班”。中国首次进行的飞行乘组在轨轮换,该如何进行工作计划管理与协调?

有关专家介绍,两个乘组将按照各自任务和计划开展在轨工作,避免工作项目时间、空间和设备使用上产生冲突。在此期间,神舟十四号乘组重点开展返回前准备工作,神舟十五号乘组重点进行状态设置和在轨环境适应,在轮换期结束前完成工作交接。这需要加强每日工作计划管理,确保乘组间工作有序交接。

此次“太空会师”,航天员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他们有将近一周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交流的效率和效果会非常好。这是中国首次进行飞行乘组在轨轮换。而这样的在轨交接模式,将会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

6名航天员如何共同在空间站生活

从3人的太空驻留转变为6人的短期同时驻留,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会变得热闹和些许拥挤,此次“太空会师”将全面检验我国空间站的承载能力。在热烈祝贺的同时,大家都很关心,两个乘组将如何共同在中国空间站里生活。

事实上,为了迎接神舟十五号乘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提前将空间站设置为六人在轨模式,以保障6人同时在轨飞行所需的氧气、用水等。航天员在轨生活需依靠空间站的电解制氧、二氧化碳去除、尿处理等再生生保功能。同时,轮换期间空间站构型为三舱三船(即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同时在轨)最大模式,将检验环控生保系统对整站最大构型下的多舱段支持能力,全面检验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的全负荷运行能力。

专家表示,中国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以支撑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生活,航天员将合理分配睡眠区、厨房、卫生区,以及锻炼装置的资源,确保有限的空间、设备、物资能够实现高效的保障。其中空间站在轨配置了两套厨房设备,可供两个乘组同时进行餐食准备,他们还可以根据空间大小选择分场所进餐或一起进餐,共同分享食品。两个舱段配置了两个卫生区、六个睡眠区,均可独立使用。

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要面对哪些挑战

对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来说,这是他们首次长期在轨飞行,这对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知识技能都有着不小的挑战。

据专家介绍,在整个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航天员要经历超重、振动、噪声等。神舟十五号任务在6个月内要完成3至4次出舱活动任务,跨舱线缆连接等舱外作业任务复杂,操作难度大,航天员需要熟练掌握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应急故障处置方法。这对航天员体能储备和舱外作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的平均年龄较大,但都具备健康的体魄以及经过大量的训练,相信他们能在这些特殊环境条件下完成艰巨的操控任务。

此外,乘组轮换期间,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有限的空间内开展各项不同的任务,相互支持配合,更要求航天员必须保持冷静、沉着,果敢应对各种应急情况。

11月29日晚,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随神舟十五号飞船上行了“空间辐射计量及生物损伤评估技术”和“空间微重力环境调控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网络研究”2项科学实验的样品及实验单元。而在此次任务中,三舱科学实验机柜将全面启用,用来实施材料科学等空间应用实验、长期失重对航天员健康的影响与防护技术研究等航天医学实验等各类实(试)验,这对航天员的知识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时刻——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换班”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占康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乘
  • 世界快播:神十五神十四交会对接!外媒点赞中国载人航天新突破

    国际在线专稿: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0日,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实现了交会对接。美国《纽约时报》11月29日发文
  •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作为我国载
  • 天天要闻: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
  • 寒潮影响 多地迎来降雪

    11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大岗山上的茶园被白雪覆盖(无人机照片)。受寒潮影响,多地迎来降雪。受寒潮影响,多地迎来降雪。受
  • 北京11月30日新增1023例本土确诊病例、4020例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网12月1日讯 据北京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30日0时至24时,北京
  • 国家卫健委: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0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720例

    中国网12月1日讯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30日0—24时,31个省(
  • 今热点:福建福州——全天值守 快速回应诉求

    本报福州11月30日电(记者冯家照、高建进)“疫情进入关键期,党员
  • 记者调查摩托车“炸街”扰民问题 刺耳的摩托轰鸣声“惊”了多少人

    ● 有些车主为了让摩托车发出刺耳的轰鸣声,达到风驰电掣的拉风效
  • 多国专家连线共议“和合”共赢

    11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华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等共同举办的“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天台举行
  • 世界观速讯丨民调显示:中日民众重视双边关系,认同两国经济合作重要性

    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30日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同时发布。调查也显示,历史、领土争端等问题持续影响中国受访者对中日
  • 迎朝送暮 保通保畅——快递业战“疫”奔忙供民生所需

    在北京,为保物资配送畅通,各快递企业通过组织“白名单”保供队、调配在京和周边物流力量等方式,保障物资配送。”  近日,河南夏邑蔬菜滞
  • 天天快看:新增453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2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包括侵华日军《阵中日志》、荣第1644部队照片等在内的共计453件(
  • 世界速看: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美发布中国军力年度报告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方发布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赵立坚说,美方近年来反复炒作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 机收减损工艺改造、产业链延伸 我国粮食全链条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眼下,我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除南方
  • 每日视讯:总投资545.8亿元 西延高铁西铜段 西渝高铁陕西段开工建设

    11月30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西延高铁西安到铜川
  • 全球最新:【“一带一路”央企逐梦】孟加拉的生命之源——水

    短片以“水是生命之源”为立意出发点娓娓道来,通过一位孟加拉小女
  • 热推荐:外交部:美方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核政策 停止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2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报告称,中国正在扩大核力量。中国外交部发言
  • 关注:666!中国空间站定格这一历史性时刻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经受住低
  • 当前快播:航天新征程丨长征火箭太空“建房”手账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形成3舱3船组合体,是目前最大的构型。
  • 天天最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
  • 新时代,我在中国丨乌克兰姑娘在杭州:试水全中文直播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在父母的支持下,乌克兰姑娘马晓微从小开始学习中
  •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最新工作方案出炉

  • 焦点!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几点要牢记

    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
  •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 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
  • 天天视讯!请签收!乌鲁木齐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开启配送“加速度”

    本轮疫情期间,乌鲁木齐市快递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为首府
  • 你看,你听,乌鲁木齐回来了!

    熟悉的乌鲁木齐正在归来渐渐热闹的集市人来人往的街道车流不息的马
  • 【新疆故事】喀什古城的跑酷青年

    【解说】来到新疆喀什古城,若只能欣赏到民俗风情,那还不算过瘾,
  • 每日热讯!新疆部分地区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目前,新疆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疆乌鲁木齐市、伊犁
  • 【天天时快讯】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开工建设

    中国网11月30日讯 (记者 唐佳蕾)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
  • 航天新征程丨儿子造飞船送老爸上太空

    2005年,我13岁,您40岁,这一次您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在“天地通话”时,我跟您约定,等您回家咱们一起去钓鱼。
  • 江泽民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第1号)

    江泽民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第1号)为表达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江
  •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新华社记者郭中正摄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蔡旭哲在问天实验舱迎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的画面。新华社
  • 环球报道:羊倌成了“羊教授” 他要把这份事业一直干下去

    新华社杭州11月29日电 题:羊倌成了“羊教授” 他要把这份事业一
  • 当前快播:广西河池:提升全产业链,助飞茧丝绸产业

    “丝绸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更是河池具有优势的
  • 秋粮收购全面有序推进

    当前,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期。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做
  • 焦点快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日前落幕,签约总投资达325亿元。近年来
  • 【全球快播报】今冬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多措并举保民生保生产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题:今冬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多措并举保民生
  • 天天要闻:航天新征程|“神十五”伴月发射升空 揭秘乘组“私人行囊”

    这次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会携带哪些个人物品前往空间站呢。费俊龙透露,书法也是神舟十五号乘组共同的爱好。这次任务,他们携带了书写工具,
  • 与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株“赛跑”——北京本轮疫情五大焦点透视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题:与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株“赛跑”——北京本轮疫情五大焦点透视 李侗曾说,面对奥密克戎BF 7变异株,虽然接种疫苗预防
  • 天天简讯:15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

    记者29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C919飞机已完成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型别等级训练规范测试(即T5测试),包括中国商飞客服中心飞行教员在内的15名飞行
  • 天天实时:国产大飞机C919获颁生产许可证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29日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生产许可证。C919飞机是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制生产的150座级国产大型客机,也是继
  • 环球播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 世界热点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
  • 当前速讯:巴西南部山体滑坡致1人死亡 15辆车被卷走

    当地时间11月28日晚,受山体滑坡影响,巴西南部巴拉那州瓜拉图巴市
  • 当前信息:自然指数: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 北京保持第一

    英国《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日前指出,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北京在世界领先的科研城市中继续保持首位。”  自然
  • 世界讯息:中国倡导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凝聚新共识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2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事务大使李松发言,高度评价公约在禁止生物武器、防止
  • 今日快讯:【新征程上的国企】误差3mm之内,世界杯主场馆建设彰显中国精度

    视频:【卡塔尔世界杯】世界杯主场馆建设延时全纪录来源:中国新闻
  • 世界看热讯:在轨六个月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迎来哪些挑战?黄伟芬解读

    神舟十五号乘组即将开启六个月的空间站生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神十五三名航天员任务期内工作安排很紧凑,将迎
  • 环球实时: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 | 科学组织管理核酸采样工作 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民众关心的如何有效避免检测时的感染风险,加大核酸检测机构监管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了相关情况。下一步,我
  • 环球观速讯丨北京:风险区域划定要科学精准 减少疫情给市民群众带来的不便

    11月29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428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
  • 【直击】加油,每一个在寒潮中抗击疫情的“你”……

    在红桥区西于庄街道北岸潞园小区,网格员崔颖和医护工作者正在陆续给“老弱病残”等群体入户上门做核酸检测采样。”  在滨海新区塘沽街道祥
  • 全球今日讯!川渝一家亲!“白萝卜甜,这份情谊更甜!”

    11月28日早上七点,一辆来自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大货车缓缓驶进大
  • 当前速讯:广州:开设24小时重症孕产妇救治热线电话 全天候保障救治

    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广大市民非常关
  • 焦点简讯:封控管理需快封快解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央视网消息:目前一些地方长期封控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
  • 全球即时:“精准免检”也是精准防控

    11月27日晚至28日晨,广州多区发布关于核酸检测的最新通告,其中越

相关推荐

  • 今热点:福建福州——全天值守 快
  • 记者调查摩托车“炸街”扰民问题
  • 多国专家连线共议“和合”共赢
  • 世界观速讯丨民调显示:中日民众重
  • 迎朝送暮 保通保畅——快递业战“
  • 天天快看:新增453件(套)南京大屠
  • 世界速看: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美发布
  • 机收减损工艺改造、产业链延伸 我
  • 每日视讯:总投资545.8亿元 西延高
  • 全球最新:【“一带一路”央企逐梦

阅读排行

  •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时刻——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换班”
  • 世界快播:神十五神十四交会对接!外媒点赞中国载人航天新突破
  •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 天天要闻: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 寒潮影响 多地迎来降雪
  • 北京11月30日新增1023例本土确诊病例、4020例无症状感染者
  • 国家卫健委: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0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720例
  • 今热点:福建福州——全天值守 快速回应诉求
  • 记者调查摩托车“炸街”扰民问题 刺耳的摩托轰鸣声“惊”了多少人
  • 多国专家连线共议“和合”共赢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