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提升离田效能!看秸秆如何“变身”土地养分→

2022-12-27 20:25:2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打造生态产业,促进减排固碳,是我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重要举措。

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今年以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大粮食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成为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27亿元资金,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在全国建设30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确保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

分区域来看,华北地区是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适宜于秸秆直接还田。目前,华北地区秸秆年利用量为1.79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9.0%,秸秆直接还田量占秸秆利用总量的近八成。

东北地区,秸秆年利用量在1.61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6.4%。直接还田量和饲料化利用量分别占该区秸秆利用量的49.9%和28.7%。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居民取暖用能需求量大,秸秆能源化利用量占全区秸秆利用量的16.2%。

作为我国的水稻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秸秆年利用量达到1.44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7.9%,秸秆直接还田量占秸秆利用量的69.0%。该区是我国秸秆产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秸秆市场主体规模化利用量全国占比37.4%。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平台。在还田比例超过40%以上的秸秆利用重点县,布设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潜力,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因地制宜科学还田 把养分还给土地

田地是秸秆最主要的去处,如何实现科学还田,更好发挥秸秆还田后的生态效应?眼下,全国多地都在探索。

江苏淮安洪泽区是优质稻米产地。水稻收割后,当地采用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方式,通过犁耕深翻机,将地里的秸秆深埋到土壤里。这是当地今年提高土壤肥力的新做法。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 王康宁:它的根深比较深,可以打破土壤的底层结构,将底下板结的土壤翻到上面来,给下茬作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

王康宁告诉记者,实施犁耕深翻还田后,预计小麦亩产增加100斤左右。

在江西高安,今年水稻-冬油菜的轮作面积达到30万亩。晚稻收割结束后,当地大力推广秸秆生物腐熟还田方式,在生物腐熟剂的作用下,实现秸秆在短期内快速腐熟还田,保证冬油菜顺利播种,同时滋养土地。在杨圩镇,当地将水稻秸秆和动物粪便发酵成有机肥,运往田间进行还田。

江西省高安市某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柏林:我这里每年消化秸秆1万多吨,用来做有机肥发酵。肥料现在出货量每天是十来车,将近达到200多吨(每天)。

农业农村部在全国主要农区32个点位的监测结果显示,秸秆还田为耕地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幅在5%到7%之间,作物增产幅度在2%到4.5%之间,秸秆还田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提升离田效能 延伸产业链

而相比于还田,离田后的秸秆利用更趋于多元化。不少地方创新利用秸秆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食用菌产业是江苏睢宁县官山镇主导产业之一。初冬时节,在当地一家食用菌生产车间里,一簇簇雪白的双孢菇从培养基料中钻出来,菌盖厚实圆润。区别于其他菌菇品种,这里生产的双孢菇,它的种植基质是由麦子的秸秆制作而成。

江苏某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侯小君:麦秸秆是我们种植双孢菇的基本原料,它含有丰富的碳和氮元素,我们把它和鸡粪混合搅拌之后,培养出我们种植双孢菇的基料。我们现在年产双孢菇大概4万吨,一年消耗秸秆用料5.7万吨左右。

官山镇是江苏农业要镇,年产生麦秸秆2.5万吨左右。除了还田,这里的麦秸秆全部被用来制作成食用菌生长基料。这些基料经过栽培后产生的菌渣,一部分被再次利用,成为营养土,还有一部分则充当有机肥直接还田,实现农业绿色循环生产。

江苏省睢宁县官山镇 副镇长 姚贤辉:我们把全镇各村的小麦秸秆集中打捆、运送、存储,统一看管,订单式销售给秸秆利用企业。每4亩小麦可以收集1吨麦秸秆,每吨小麦秸秆利润空间在200元至300元之间。

眼下,北方已经进入供暖季。河南社旗县老庄村每年产生秸秆3000吨,除去用作还田和饲料,其余打包好的秸秆由合作社运往发电厂,以每吨200元的价格出售,全村用作燃料化利用的秸秆一年能增收6至7万元。

河南省社旗县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经理助理 张雷:在保证每天满负荷发电72万千瓦时的情况下,每天消耗秸秆600余吨。

玉米秸秆变身记

目前,全国秸秆离田利用率为33.4%。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潜力不断被发掘。今年,吉林长春的一家肉牛养殖基地创新把玉米秸秆加工成牛羊的饲料。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伯宇肉牛养殖基地 负责人 孙志波:大家好,我是九台区伯宇肉牛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孙志波。我身后这个叫茎穗兼收机,它既把玉米整棒收回,又把秸秆轧碎以后变成饲料。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伯宇肉牛养殖基地 负责人 孙志波:糖、蛋白质还有维生素都很丰富,牛吃了非常可口,可以直接饲喂,这就是我们肉牛的“厨房”,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给我们的肉牛做晚餐。

在这儿,不仅人吃罐头,牛也吃罐头。给牛做的罐头,就是刚才从地里收回来的秸秆经过高温膨化放上菌剂打上膜做成的罐头,秸秆罐头它保存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五年。

我们基地年可出栏肉牛两千头,每头牛消耗秸秆三吨,整个基地年可消化秸秆近六千吨,相当于周边3~4个村的秸秆产量。

我们的肉牛加工基地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使整个肉牛养殖业的附加值更高,让肉牛养殖业潜力无限扩大。

三大举措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三个方面发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一是还田要科学。秸秆还田不能简单一还了之,要充分考虑区域状况、耕作方式,技术措施成熟度等,各地要以台账数据为基础,合理测算秸秆最适还田量,分区域分作物集成推广还田技术,推动秸秆科学还田。

二是离田要高效。目前,秸秆离田后,秸秆市场化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各地要以台账数据为支撑,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收储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路径。

三要处理好还田与离田的关系。目前,一些地区过量还田和过度收集的问题并存。各地要用好秸秆资源台账,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耕作特点和产业实际,统筹好还田、离田工作,确保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高质量推进。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梁丽娟 李卉 乔一茗 张旭成 赵丹阳 杨滢 马敏杰 江西台 王小平 郑飞虎 河南台 李鹏 钟乾伟 徐州台 淮安台 睢宁融媒)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提升离田效能!看秸秆如何“变身”土地养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
  • 每日动态!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4星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7日15时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
  •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年产油气突破300万吨

    记者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了解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我
  • 【环球时快讯】第一个以中国内地城市命名的国际海事公约诞生

    近日,联合国第77届大会正式通过《联合国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效力公约
  • 世界时讯: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战士”:想方设法护佑众生

    瑞金医院内科的许多医生来到了急诊一线支援。 袁宸桢 摄中新网上
  • 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经济大省挑大梁丨浙江:让企业信心更足 活力更强

    作为我国外贸大省,不久前,浙江省在部署2023年的经济工作时,定下
  • 从“跟着感觉走”到“数据说了算”!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
  • AI描绘“天宫盛宴”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以AI绘画技术为支持回顾中
  • 观天下!年终报道·2022奔向美好 | 四季之美

    时节轮转,四季更替
  • 世界通讯!奋进中国丨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中国人的食物80%来自主粮
  • 焦点快播:多地药企紧急扩产 多措并举助力一线抗疫

    在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布洛芬压片车间紧张忙碌
  • 每日速看!2022感动常在丨生活的温柔,给人前行的力量

    “山河无恙 人间有情”2022年即将过去年终岁末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
  • 要闻:从一线看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丨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取得重大进展

    近期,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并且具备
  • 世界焦点!讲暖心事,过开心年!《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组织首次彩排

    晚会以“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现开心信心、顽强奋进的主旋律。
  • 2022年终策划:跨越

    面对质疑、险阻和挑战,我们实现了怎样的跨越?是不拘泥于熟悉生活的突破?是去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还是寻找心中新的锚碇?
  • 环球百事通!检察机关依法对沈德咏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
  • 当前热点-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二审 明确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立法法修正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二次审议。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立法法修正草案进行
  • 全球今热点:甘肃渭源:冰雪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这是12月26日在甘肃省渭源县天井峡(渭河东源)景区拍摄的冰瀑和雪雕景观(无人机照片)。近期,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利用渭河发源地的文旅品牌
  • 世界视点!剪纸迎新年 非遗续传承

    12月26日,黔西市剪纸非遗传承人岳红霞(左)带领学生在黔西市文化馆工作室进行迎新年剪纸创作。新年临近,贵州省黔西市文化馆开展“剪纸迎新
  • 快播:美国纽约州遭遇冬季风暴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报道,截至25日,冬季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35人遇难。这是12月25日在美国纽约州伊利县阿默斯特地区拍摄的雪后景象。1
  • 全球讯息:居家办公工资正常支付吗?最高法明确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稳定就业提
  • 热议: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

    为指导各地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防控工作,防范传染源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一、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
  •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

    为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做好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制定本方案。一、总体原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

    为指导全国各地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监测工作,制定本方案
  • 北京多措并举保障药品供应 记者实地探访多家药店

    北京多措并举保障药品供应 北青报记者昨日实地探访多家药店退烧药
  • 世界百事通!海外网深一度:“移民大战”再升级,美国党争加剧

    就在西方迎来圣诞节之际,美国两党围绕移民的闹剧又一次上演。12月2
  • “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简版来了!

    时间:2023年1月8日起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背
  • 一张“发热门诊地图”精准引导居民快速就诊

    电子发热门诊地图截图。(受访单位供图)新华社上海12月26日电(记
  • 塞尔维亚总统下令该国军警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当地时间12月26日晚下令,塞尔维亚军队、警察进
  • 普京将签总统令 反击西方对俄石油限价

    欧盟、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日前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
  • 微动态丨事关就业、就医、火车购票!明年哪些新政将要实施?快来了解→

    新年倒计时,我们即将迎来2023年。明年起,将有哪些新的政策实施?
  • 全球新消息丨出境游将恢复,国际机票搜索大涨,这些地方是热门

    中新网12月27日电(记者 李金磊)出境游要恢复了。12月26日,《关于
  • 【当前独家】2023年研考结束 全国大规模异地借考如何实现?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今年,教育部面向有实
  • 天天消息!2022年终盘点:这一年,我们逐梦寰宇、太空安家

    这一年,我们逐梦寰宇、太空安家星河浩荡,逐梦九天。乘着梦想的翅
  • 天天微资讯!中国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中新
  • 每日信息: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樊曦 丁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 【环球聚看点】中企承建柬埔寨41号公路升级改造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新华社金边12月26日电(记者 吴长伟)柬埔寨41号公路升级改造项目2
  • 当前报道:中国援多哥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

    新华网洛美12月26日电(记者 田耘)中国第25批援多哥医疗队近日在
  • 天天时讯: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积极贡献者

    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积极贡献者(专家解读)韩国《亚细亚经济》近日
  • 环球观速讯丨运营十年,“最长”高铁绘就美丽画卷

    截至202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已经安全运行十个年头。作为世界上运
  • 短讯!我国黑土资源分布特征、土层结构等情况基本查清

    央视网消息:记者12月26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
  • 环球今头条!利用“空天地网钻”等技术手段 全面分析黑土地地表基质属性特征

    央视网消息: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也可以说是给黑土地做一次“身体检
  • 世界球精选!优化黑土地保护利用格局 实现精细化治理

    央视网消息: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调查工作,可以优化黑
  • 科学分流 保障就医

    12月23日,上海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接诊发热患者4 03万人,较
  • 新消息丨注意!止咳药千万不要随咳随用

    医生表示,一些中成药或含片等药物可以缓解咽喉肿痛和咽干的症状。
  • 精彩看点:美遭遇大规模冬季风暴袭击:近200万家庭企业断电 数千航班取消或延误

    美国今冬正在遭遇“史诗级”冬季风暴,这场席卷全美各地的暴风雪至
  • 热门看点:奋斗者正青春丨奔跑在路上的“向阳花”

    【奋斗者正青春】原标题:张雅敏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楼宇之间,用坚强
  • 环球即时看!村医上门、免费领药 多项措施保障群众医药需求

    当前,湖南长沙县在为签约村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积极对辖区
  • 相关部门多管齐下 积极调配做好防疫物资保供

    央视网消息:近日,湖北、广西等地相关部门多管齐下,积极调配防疫
  • 建立急危重症救治联动机制 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重庆市璧山区针对农村地区的儿童、老年人以及
  •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并责令其全面整改

    2022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
  • 速递!安全运送旅客16.9亿人次!京广线10岁了 都有哪些变化?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京郑段开通,标志着京广高速铁路全线
  • 环球动态:为办好事想办法,为群众困难找解法

    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有助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帕米尔雪山下的炉边夜话

    12月16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李文娟(中)和同事们召开专题讨论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12月17
  • 世界微资讯!十四载接续护航亚丁湾 中国海军彰显大国担当

    今天是中国海军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整14周年的日子,2008年12月26日,海军首批舰艇编队鸣笛启航。船长翟墨:(我)在印度洋的索科特拉岛遭遇了

相关推荐

  • AI描绘“天宫盛宴”
  • 观天下!年终报道·2022奔向美好 |
  • 世界通讯!奋进中国丨守护“舌尖上
  • 焦点快播:多地药企紧急扩产 多措
  • 每日速看!2022感动常在丨生活的温柔
  • 要闻:从一线看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丨
  • 世界焦点!讲暖心事,过开心年!《2
  • 2022年终策划:跨越
  • 环球百事通!检察机关依法对沈德咏
  • 当前热点-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二审

阅读排行

  • 提升离田效能!看秸秆如何“变身”土地养分→
  • 每日动态!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4星
  •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年产油气突破300万吨
  • 【环球时快讯】第一个以中国内地城市命名的国际海事公约诞生
  • 世界时讯: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战士”:想方设法护佑众生
  • 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经济大省挑大梁丨浙江:让企业信心更足 活力更强
  • 从“跟着感觉走”到“数据说了算”!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 AI描绘“天宫盛宴”
  • 观天下!年终报道·2022奔向美好 | 四季之美
  • 世界通讯!奋进中国丨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