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世界关注:全力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

2023-01-03 10:12: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各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重症发生率高不高?救治情况如何?怎样预防重症?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冠病毒导致重症概率高不高?


(资料图片)

“现阶段,感染者以轻症为主,部分为普通型,少数高龄老人和患严重基础病的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分析,当前,我国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因毒株传染性极强叠加人口基数巨大,感染人数比较多。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较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明显下降,感染者中轻型和无症状占绝大多数。轻症病例肺部影像正常,无肺炎表现,症状以发热、乏力、全身酸痛以及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部分人3至5天体温能恢复正常,其他症状逐渐改善。

“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介绍,近3周以来,天府医院ICU累计收治了46名重症患者,占有症状感染者1%左右。从就诊的情况看,最近发热门诊每天有约450名就诊患者,其中需要入院治疗的大概占有症状感染者10%。

“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因为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绝对数不小,即便感染成为重症的比例很低,也会给医院重症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所谓“白肺”是重症肺炎的表现之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说,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从CT影像上看,当肺部损失比例很高,才会表现为白肺,并不是只要出现肺炎就是白肺。出现白肺的患者往往是危重症患者,这部分人在所有新冠患者中占比很低。

导致重症肺炎并出现白肺的因素不只是感染新冠病毒。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介绍,过去,医院也会收治一些白肺患者。冬季感染流感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都可能导致重症肺炎。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重度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和重度吸烟者,是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

重症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疗?

3年来,在救治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救治资源,也锻炼了一大批战斗力强的重症医护队伍。

童朝晖说,目前,我国救治方案已经更新到第九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从预防到治疗都有比较完整的方案,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经过3年临床检验,已经很成熟,对收治的重症患者能够快速、有效救治。3年当中,各家医院的重症、呼吸、感染等科室医生都在临床实际救治中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介绍,对于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首先采取早期抗病毒的治疗,比如使用一些小分子的抗病毒药物,同时根据病情的需要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支持的一些设备,比如呼吸机、高流量氧疗和ECMO等设备,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加强对症治疗,比如对休克的患者进行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等。

中医药积极参与重症、危重症救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说,中医药在疫情发生以来显示出确凿的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我国总结出来的“三方三药”以及各地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经验表明,轻型、普通型单纯以中医药治疗就有效,并可以阻止向重型转变。重型、危重型中西医协同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是否有后遗症?

李兰娟介绍,从目前临床病例治疗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后可能存在肺纤维化。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不会留下后遗症。

马晓春介绍,患者在ICU能得到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预后都还不错,除了一些特别高龄的、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从3年的临床观察看,无论是从肺功能上看,还是影像学上看,患者预后情况良好,肺部有残留明显损害的情况极少。

“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说,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平均10万人有12.8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动。

个人如何保健康防重症?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广大老年人、慢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何避免发生重症?

应对重症,关键在预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说,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是重症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要加强预防,把基础疾病治疗好、控制好,做到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张文宏表示,营养是救治感染者的基础,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呼吁养老院、居家老人,一定要千方百计保证老年人优质蛋白摄入,做到营养多样化,保持蔬菜、碳水均衡,增强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

脆弱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加强手卫生。与人接触时,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如果同居的人感染后,也要做好隔离措施,戴好口罩,单间居住,不共餐,有条件的不共用卫生间。

钟鸣介绍,全程接种疫苗之后,高龄老人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显著下降。在临床救治中发现,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康复的概率比完全没有接种疫苗和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概率要高。

居家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出现什么体征需要就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说,老年人感染后,如果发热时间太长,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监测血氧饱和度下降,且低于93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重症的发生。

家人或陪护人员做好老人的健康监测非常重要。童朝晖表示,老年人肺炎起病比较隐匿,没有明显症状,也就是说不能按通常的肺炎、发烧、咳嗽、咳痰等年轻人的症状来观察老人。如果老人感染后出现食欲减退、爱睡觉、打不起精神,病情可能加重。此时,家人或陪护人员要仔细查看老人呼吸频率是否加快,是否喘气,有没有出现胸闷等症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要及时送去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寒冷季节加上新冠病毒感染,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多,病情可能加重,出现肺炎。”童朝晖说,这类患者如果出现病情急性加重,需要吸氧,建议在家里设置氧疗设备。要坚持用药,天气寒冷时最好不外出,有利于减少病情发作次数。新冠病毒、感冒、流感、细菌感染等都会导致慢阻肺加重,如果出现发烧和肺炎的症状,要及时住院治疗,以防出现重症肺炎。

(本报记者申少铁、田豆豆、贺林平、窦瀚洋、王明峰、姜泓冰、龚仕建、巨云鹏、辛阳、张艺开、申智林)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世界关注:全力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

    当前,各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重症发生率高不高?救治情况如何
  • 每日速读!高校清理校级科研机构 科研组织管理怎样优化?

    高校清理校级科研机构——去除冗余之后,科研组织管理怎样优化高校
  • 环球观焦点: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博物馆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减反增,这归功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
  • 【播资讯】假期港口运输忙

    新年伊始,天津港各码头有序高效运行,卡车在集装箱堆场往来穿梭,岸桥高效运转装卸船舶,一派繁忙景象。
  • 信息:元旦假期冰雪热

    元旦假期,各地冰场、雪场迎来不少游客,人们滑雪、溜冰、玩滑冰车,乐享冰雪运动的趣味。元旦假期,各地冰场、雪场迎来不少游客,人们滑雪、
  • 环球微头条丨农村大集红红火火

    1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仲宫街道的农村大集上,人们在选购商品。春节临近,山东省各地的农村大集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春节临近,山东省各地
  • 环球快看:国产大飞机C919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1月2日,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机组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在国产大飞机C919前合影留念。当日,东航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 世界百事通!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

    原标题:博雷利: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当地时间1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近镜头】外卖减塑、绿色建筑、“风光水火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5
  • 头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记者1月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
  • 全球今亮点!RCEP生效一周年 有力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原标题:生效一周年,RCEP释放巨大活力(环球热点)2023年1月1日,《
  • 快资讯: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总结2022年及党的十九大以来
  • 印度与巴基斯坦互换核设施清单

    新华社新德里1月1日电(记者赵旭)印度外交部1月1日发表声明说,根
  • 天天快讯:瑞士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一月高温破纪录

    新华社日内瓦1月2日电(记者刘曲)瑞士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瑞士西
  • 全球简讯:澳大利亚直升机相撞致4人死亡

    新华社悉尼1月2日电(记者郝亚琳 王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2日发生一
  • 热门看点:布隆迪暴发霍乱疫情

    新华社基加利1月2日电(记者吉莉)布琼布拉消息:布隆迪卫生官员1日
  • 日本山形县山体滑坡致2人死亡

    新华社东京1月2日电(记者姜俏梅 郭丹)日本山形县警方2日宣布,去
  • 每日观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原标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 2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地震台
  • 全球观察:美经济学家:2023年美国或面临经济衰退

    当地时间1月1日,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接受媒体采访时
  • 卢拉在国会众议院宣誓 就任巴西新一任总统

    原标题:卢拉宣誓就任巴西新一任总统当地时间1月1日下午,巴西当选
  • 热点评!中国影史100部票房十亿电影 国产片占据64席

    动作奇幻喜剧题材表现抢眼 四大档期密集产出中国百部十亿电影 国
  • 天天微速讯:三星堆顶尊跪坐人像和青铜神兽跨坑合体成功

    原标题:三星堆顶尊跪坐人像和青铜神兽跨坑“合体”成功中新社成都1
  • 启航2023!我国这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原标题:启航2023!这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踏
  • 应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 囤药不如囤好身体

    原标题:健康中国丨应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囤药不如囤“好
  • 美国石油公司近4年来首次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

    据多家媒体当地时间12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雪佛龙石油
  • 天天热讯:伊朗外交部:美国是西亚地区“不稳定”因素

    新华社德黑兰12月30日电(记者高文成)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12月30
  • 多地公布新冠感染情况 春节临近如何保护脆弱人群?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马帅莎)中国多地近日公布了当地新冠病毒感
  • 即时焦点: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中新网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解锁了哪些成就?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刘欢)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进一
  • 报告:预计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

    中国网12月31日讯 山东财经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
  • 《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

    中国网12月31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 世界头条:金句来了!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监制:薛立胜策划:唐佳蕾制图:唐佳蕾审核:蔡晓娟中国网新闻评论
  • 环球即时看!帮大学生找到就业的“确定性”

    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107
  • 环球资讯:央视再发三连评:在烟火气中看到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

    大小餐馆的门口排起了长龙,商场的霓虹灯点亮了夜色,上班的公交地
  • 全球快资讯:外交部:美国是最大的 “新闻自由”双标持有者

    12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近日,《纽约邮报》
  • 每日信息: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 长江与淮河“牵手”

    ↑12月30日,船只通过引江济淮派河口船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 【全球快播报】温暖2023——致每一个与国宝同行的你

    灿烂中国,物华天宝;泱泱华夏,生生不息。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如
  • 环球新资讯: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

    12月3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等待发车
  • 世界快播:请查收!2022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2022年接近尾声,回首这一年,总有一个瞬间让你难以忘怀。记得在北
  •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高敬、严赋憬)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
  • 环球报道:《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规则》正式施行

    新华社香港12月30日电 (记者 陆芸)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30日称,《
  • 当前消息!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9.13%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徐壮)记者30日从教育部了解到,2021
  • 【环球新要闻】中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全回转拖轮正式启用

    中新社青岛12月30日电  (胡耀杰 蔡亚群)作为由中国船级社认证的
  • 英媒:迎合医用大麻市场,意大利在军事设施中种大麻

    在佛罗伦萨一个迷宫般的军事设施深处,灯火通明的房间里不是武器,
  • 【夜读】这一年,谢谢你爱我

    转眼间,2022已经到了尾声。回望这一年,我们为理想而追逐,为生活
  • 天天观速讯丨2022总有一股劲 指引我们前进

    2022年生活不易,但总有一股劲,指引着我们前进。或许是努力生活的
  • 焦点快报!2022,敬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

    2022已近尾声,你还记得这些人和事吗?回首这一年,有起有落,有笑
  • 全球报道:门对门邻居互传纸条竟是因为……邻居:“有你是我的福气!”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照顾这个冬天善意的眼神
  • 天天简讯:外媒聚焦:中国经济复苏有助世界免于衰退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29日报道,日本
  • 全球消息!境外媒体关注:中国旅游业回稳向好势头明显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据拉美社12月28日报道,在调整优化防控措施
  • 全球速看:创意海报|2022网络热词盘点,你被戳中了吗?

    这一年,你我皆有“我是XX的”笑中乡愁,也都亲眼见证了中国航天飞速发展的成就 一年很长也很短,短到几个词就能串起回忆。这些词是时代
  • 每日头条!向着光!2022感谢前行的你

    这一年,有无数瞬间值得被记录。有竿头直上中的酣畅淋漓、有艰难时
  • 当前热文:2022年终报道 | 年度经济关键词之“保”

    2022年,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前所未有的
  • 天天亮点!“阳康”以后,仍要重视但不必焦虑

    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快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很多感染者已经转阴,逐
  • 新华网评:把握“重中之重”,守好“底线任务”

    几天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再次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
  • 天天新资讯:海外华人、投资者: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出入境政策为世界经济带来希望

    近日,中国对疫情应对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即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

相关推荐

  • 世界百事通!美国《通胀削减法案》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头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 全球今亮点!RCEP生效一周年 有力
  • 快资讯: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印度与巴基斯坦互换核设施清单
  • 天天快讯:瑞士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一
  • 全球简讯:澳大利亚直升机相撞致4人
  • 热门看点:布隆迪暴发霍乱疫情
  • 日本山形县山体滑坡致2人死亡

阅读排行

  • 世界关注:全力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
  • 每日速读!高校清理校级科研机构 科研组织管理怎样优化?
  • 环球观焦点: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 【播资讯】假期港口运输忙
  • 信息:元旦假期冰雪热
  • 环球微头条丨农村大集红红火火
  • 环球快看:国产大飞机C919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 世界百事通!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头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