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世界关注: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燃放

2023-01-10 15:26:31 来源:法治日报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燃放

依法分类管理重在确保燃放安全

□ 本报记者 陈磊


(资料图片)

2022年12月30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称,控制燃放区域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1月21日至1月28日、2月5日,每日7时至23时(除夕不限时)。

在此之前,《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对外发布称,上海市外环线以外区域,除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之外,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通州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致通州区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其中提到,“在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须经公安机关许可”。

更早些时候,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也明确,春节期间在部分区域和个别时间段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有媒体统计,随着群众呼吁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之声增多,目前已有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即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2023年1月3日,广东省珠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废止《珠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由各区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依据上位法,自行划定烟花爆竹的燃放区域、时间及允许燃放的种类,并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各地更为普遍的做法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解释说,对于烟花爆竹,政府进行规制有其历史必然性。目前各地通行的“禁燃令”就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初,政府考虑到人们的接受程度,根据安全原则,试行“限燃令”,即在一些城市进行限定燃放区域和限定燃放时间的试点,在人们逐渐适应“限燃令”之后,再施行零燃放的“禁燃令”。

杨建顺认为,从“限燃令”演变为“禁燃令”后,立法者所预留的特殊处理规则被忽略了,这种“一刀切”的零燃放措施,实际上将传统习俗之燃放烟花爆竹归为彻底禁止之列。时间久了,过春节静悄悄了,年味儿也淡了些,难免引发人们非议。

在杨建顺看来,目前多地允许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实质上就是对向往“人间烟火”的民意民情的回应,也是对规制烟花爆竹相关法规的贯彻落实。如此回应民众呼声的做法,体现了法规所规定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施策、分类管理的理念,有助于弘扬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文化民俗,增强“烟火气”。

河南农业大学政策法规办公室副主任张帅梁教授分析称,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的背后,是对我国绵延上千年过年仪式中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是回应群众过年期间期待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回应,也是基于对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客观认识,更是对作为我国重要产业和就业领域的烟花爆竹行业发展的支持。

在张帅梁看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虽是能否燃放烟花爆竹的“小事儿”,但也是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对“禁燃令”的松绑,有效地解决和回应了群众诉求。同时,这也是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落实。

目前,我国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在法规层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这意味着,法律法规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在本行政区域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权力。

杨建顺分析认为,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烟花爆竹限制燃放的制度为背景。法律法规的这种授权规定体现了科学立法的精神,遵循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管理理念。特别是《烟花爆竹管理安全条例》设置的授权规定,较大程度赋予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裁量判断余地,目的在于确保各地“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作出科学安排和部署,避免“一刀切”式的生硬施策。

杨建顺说,这就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客观、适时把握“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作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决策、决定和举措,让人民群众在安全保障举措支持的背景下,告别零燃放的“无菌社会”,充分体味烟花爆竹等传统文化民俗的滋味儿,欢欢喜喜迎除夕、过春节、闹元宵。

张帅梁说,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域辽阔,省域、市域、县域各有不同情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之处,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需求也不尽相同。投射到立法领域,就需要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基本前提下,允许地方在一定范围内因地制宜,因应施策。

“是‘禁’是‘限’,需要各地根据环境质量、财产安全、百姓诉求等因素的现实情况,以及解禁后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与风险事故等进行有效研判,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制。”张帅梁说。

那么,具体来说,各地针对烟花爆竹管理如何把握“禁”“限”边界呢?

杨建顺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限放”和“禁放”的问题,而且是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和燃放的全过程安全保障问题。这就要求各相关主体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等各个环节的规制要求,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他呼吁,就烟花爆竹燃放这个环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合理地运用好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限放”和“禁放”的裁量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他建议,一般而言,要行使好该裁量判断权,可以参考把握如下标准:城市区域倾向于禁放,农村区域倾向于限放;人员聚集密度大的区域应当禁放,人员稀少非聚集性的区域倾向于限放;高楼大厦密集区域应当禁放,非高层建筑的区域倾向于限放;威力大的烟花爆竹倾向于禁放,威力不大的烟花爆竹倾向于限放。至于“高危险性烟花爆竹产品”,宜从生产环节把好规制关等。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查处并公布了多起违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例如,2023年1月1日1时许,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广化派出所发现并查处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现场查处9名违法行为人,依法对他们进行行政处罚。2023年元旦以来,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共查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件13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7起。

对此,张帅梁认为,放松“禁放”,不等于完全解禁。在放松“禁放”的地区,人们有燃放烟花爆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边界、有限度的。边界就是相关地方法规与规章确定的燃放时间地点与幅度,限度就是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因此,违反规则、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世界关注: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燃放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燃放依法分类管理
  • 环球快报:谈不拢!英国多个行业罢工还将继续

    受能源价格上涨、通胀水平高涨的影响,近期英国多个行业陆续举行罢
  • 美国新奥尔良去年发生近300起凶杀案 民众称“可怕的一年”

    海外网1月10日电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月9日报道,2022年9月,美国新
  • 当前观察:这位院士103岁了,祝福!

    他是我国第一批航空系大学生是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仪器学博士在祖
  • 2272份“爱心礼包” 来自一位神秘奶奶

    一桶方便面、两根火腿肠、一盒牛奶两瓶矿泉水和一袋小面包近日,江
  • 【全球新要闻】国家林草局警示约谈8个破坏森林资源问题严重地区

    1月10日,国家林草局对森林督查挂牌督办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等8个
  • 天天通讯!因火箭出现异常 英国首次本土卫星发射任务失败

    中新网1月10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9日,维珍轨道公司(Vir
  • 【天天新要闻】110警察节 我在你身边

    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我们,路遇堵车,他们立即穿警服上岗;洪水来袭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将就涉腐案到案受讯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
  • 乌克兰:西方盟友做得还不够 俄罗斯:求援另有所图!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9日,乌克兰外交部长
  • 全球今日报丨2023美国堕胎权之战拉开帷幕:孕产妇死亡人数恐激增

    海外网1月10日电“如果说2022年是‘罗诉韦德案’败诉的一年,2023年
  • 全球报道:暴力问题“已失控”“6岁枪手”令美担忧暴力低龄化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枪声太大了,我几乎无法呼吸。”在
  • 公安机关“净网2022”专项行动侦办相关案件8.3万起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
  • 4000亿!7.5万义乌商家为全球经济输入中国“确定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倪浩】1月8日,中国出入境重新开放首日,来自
  • 2022年各地检察机关对1498家整改合规涉案企业不起诉

    央视网消息:2022年,为防止办了案子、垮了企业,最高检全面推开涉
  • 全球看点:日媒:安倍枪击案嫌疑人收到大量钱款和慰问品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9日报道,枪杀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
  • 世界热议:联合国:臭氧层恢复已步入正轨

    当地时间1月9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臭氧层有
  • 天天快报!俄罗斯一架安-2飞机硬着陆导致2人死亡

    中新社莫斯科1月9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紧急情况部9日通报称,一
  •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再次延长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决议

    当地时间1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投票,通过由巴西和瑞士提交的决
  • 外媒: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因“腹痛”住院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路透社援引巴西《环球报》9日报道,巴西前总统
  • 海南警方侦破特大制售假冒卷烟案 涉案资金流水2亿余元

    海南警方侦破“2.17”特大制售假冒卷烟案现场。 警方供图中新网海
  • 【天天速看料】河南已实现发热门诊乡村全覆盖

    1月9日,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
  • 观热点: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团组织迫击炮实弹射击考核

    构筑座钣坑。考核一开始,炮兵分队迅速前出占领射击阵地,展开战斗队形,对武器装备展开架设。目测距离、选择架设位置、构筑座钣坑、设置座钣
  • 外媒:俄乌完成新一轮换俘行动 各交换50名军人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日,经过俄乌双方谈判,两
  • 零下30℃武警特战队员极限训练

    6天7夜,39个课目!零下30℃雪野草原,武警内蒙古总队锡林郭勒支队
  • 【世界速看料】冬季风暴持续不断 拜登宣布加州进入紧急状态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美国白宫官网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期持续遭
  • 当前要闻:春运开始阶段逢三九四九,返乡及出行需注意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韦香惠)2023年春运已经开始,天气对回乡会有
  • 外媒:深港口岸复通给亚洲重振经济带来希望

    深圳皇岗边检站开足查验通道,高效验放通关旅客。黄俊生/摄综合编
  • 教育部: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9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3届教育部
  • 天天热文:外交部发言人:希望各方共同保障各国人员安全顺畅往来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王宾)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在例行记者
  • 世界动态:六岁男童向老师开枪,美国官员警告:危险信号!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市日前发
  • 今日看点:新时代,我在中国|西班牙篮球教练:成都人很像西班牙人

    来自西班牙的Pedro Diaz在成都一家篮球培训机构工作。他认为,中国
  • 取消入境隔离首日 直击北京香港入境通关

    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国境卫生检疫
  • 外交部:呼吁各方从事实出发 避免将防疫政治化

    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出现XBB 1 5毒
  • 当前快播:外交部:希望各方秉持科学原则保障各国人员安全顺畅往来

    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
  • 当前资讯!用任务成功迎接新年

    气象室内,高级工程师甘思旧正和团队对多类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为此次发射观云测雨,全力保障任务圆满成功。应用浅层风预报技术、生成数值技术
  • “通关”人潮显民心所向

    中新社香港1月8日电 题:“通关”人潮显民心所向中新社记者 香卢
  • 特写:等待近3年,香港终“通关”

    中新社香港1月8日电 题:等待近3年,香港终“通关”中新社记者 刘
  • 当前滚动:中国多地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航班航线有序复航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1月8日起,中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
  • 香港各界展望美好前景

    本报香港1月8日电 (记者张庆波)连日来,香港社会为两地通关首阶
  • 每日快看:现场直击:深港口岸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

    8日6时30分,落马洲支线口岸迎来久违人流。包括该口岸在内的3个陆路
  • 2023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即将上线 多地气温暴跌20℃华北或迎初雪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9日)三九正式开启,但我国大部却是温暖开场
  • 全球即时看!山西“女子去世后有新冠疫苗接种记录”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中新网太原1月9日电 (记者 范丽芳)据1月8日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人
  • 每日快播:虚惊一场?韩政府:美卫星残骸或已飞过朝鲜半岛上空

    据韩联社9日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以下简称韩国科技部)9
  • 全球看热讯:瞭望丨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夯实丰收之基

    ◇目前,黑龙江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全省农作物
  • 焦点信息:2023,中国宇航发射首秀成功!长七A送实践二十三号卫星飞天

    1月9日6时00分,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托举实践二十三号卫星直冲云霄,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新冠感染恢复期这9件事一定要注意

    ①运动注意别剧烈:剧烈运动不但不能促进身体恢复,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②身体注意别受寒:做好防风保暖十分重要;③睡觉注意别太晚:康复期
  • 每日聚焦:如何让80亿人吃饱——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前瞻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题:如何让80亿人吃饱——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
  • 德媒:对德国经济来说,没有中国可不行

    德国《施瓦本日报》1月6日文章,原题:没有中国可不行 对于德国经
  • 专访: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更加有效应对疫情挑战——访巴基斯坦公共卫生专家比拉勒·艾哈迈德

    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9日电 专访: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更加有效应对疫
  • 天天速讯:制定配套旅游方案,期待提振相关行业,多国准备接待中国旅客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岳林炜张静青木环球时报记者丁雅栀】1月8日,是中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
  • 巴西总统授权联邦政府干预首都地区安全管理事务

    新华社巴西利亚1月8日电(记者 卞卓丹)在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支持
  • 【时快讯】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 为历史最多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2年
  • 全球看点:11部门发文 事关农房质量安全提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
  • 快资讯:报告:新基建已成为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中国网1月9日讯 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
  • 全球信息:“春运照相馆”定格旅途最美的笑脸

    火红的中国结、喜庆的福字、熙熙攘攘的人流……2023年春运期间,中

相关推荐

  • 【天天新要闻】110警察节 我在你身边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将就
  • 乌克兰:西方盟友做得还不够 俄罗
  • 全球今日报丨2023美国堕胎权之战拉
  • 全球报道:暴力问题“已失控”“6岁
  • 公安机关“净网2022”专项行动侦办
  • 4000亿!7.5万义乌商家为全球经济输
  • 2022年各地检察机关对1498家整改合
  • 全球看点:日媒:安倍枪击案嫌疑人
  • 世界热议:联合国:臭氧层恢复已步入

阅读排行

  • 世界关注: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燃放
  • 环球快报:谈不拢!英国多个行业罢工还将继续
  • 美国新奥尔良去年发生近300起凶杀案 民众称“可怕的一年”
  • 当前观察:这位院士103岁了,祝福!
  • 2272份“爱心礼包” 来自一位神秘奶奶
  • 【全球新要闻】国家林草局警示约谈8个破坏森林资源问题严重地区
  • 天天通讯!因火箭出现异常 英国首次本土卫星发射任务失败
  • 【天天新要闻】110警察节 我在你身边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将就涉腐案到案受讯
  • 乌克兰:西方盟友做得还不够 俄罗斯:求援另有所图!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