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网1月12日讯(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张雪 李季春)1月12日,锡林郭勒草原的最低气温已达到零下25℃,夹杂着雪粒的“白毛风”刮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然而,为了保障线路安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的线路工们依然奋战在霍白线上,冒着风雪严寒清理线路冻害。因为整天都在和钢轨打交道,他们也被称为“钢轨医生”。
“冻害整治不能马虎,一定要垫实保证质量,一定要高标准,确保电煤列车运行安全!”每次开工前,工长何磊都要跟工友们再三强调,高标准严要求一直是他坚持的执念。
从霍林河到白音华的霍白线是内蒙古东部煤炭运输的重要通道,这里最高海拔1000米,人烟稀少,冬季漫长,寒风凛冽,由于煤运重载列车碾压和高寒气候的影响,线路几何尺寸经常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线路工进行及时整修,提高设备质量,保证运输的安全畅通。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13时20分,封锁命令下达,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的作业人员迅速向作业地点集结,凛冽的“白毛风”,增加了作业难度,线路上覆盖的积雪已经变成雪壳,把钢轨上的螺栓埋在了下面。伴随着开工的号令,作业人员都开始忙碌起来,胡化成率先拿起锹,开始一点一点清理钢轨上的积雪,不一会儿被埋在雪里的螺栓露了出来。松螺栓、发垫板、起压机、看水平……一套专业且熟练的维修作业在冻害线路上展开。
“大家要注意,放下起道器时,防止手被钢轨压到。”工长何磊提醒着大家。整治线路冻害就是往钢轨与轨枕之间垫上胶垫,使两条钢轨处于平行且在一个水平面上,防止左高右低,导致行车不稳,产生晃车的状态。今天参加作业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新人。虽然维修作业的环境艰苦,但现场没有一个人懈怠,他们严谨的完成了每一个步骤,使作业后的线路均达到了标准。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由于长时间在寒风中作业,大家的帽子、脖套上都结了一层白霜,但没有一个人因此停下手中的活。每整治完一处冻害,班长刘奇就要拿起道尺进行测量,在各项指标均达到作业标准后,大家才能离开,赶往下一处冻害位置进行整修。
15时20分,经过两个小时的“天窗”作业,他们完成了8处冻害的整治工作,优化了霍白线设备质量,确保了春运期间煤炭运输通道的安全畅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这群“钢轨医生”,不惧严寒,与风雪搏击,坚守在广阔无垠的草原铁道线上,默默守护着铁路运输安全。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通辽工务段沙尔塔拉线路车间组织人员对霍白线61公里进行冻害撤垫板作业。中国网发 张雪/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