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你好,新农人

2023-02-18 18:27:31 来源:央视财经

.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提出意见。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他们下得了地,赶得了海,还能主动学习新技能,积极拥抱互联网,带动父老乡亲一同增收致富。在政策和科技的助力下,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

把智能化种植(养殖)当成“新农活”,让自动机械变为“新农具”,曾经的“肩挑担扛、背朝黄土”渐渐成为过去,科技的力量正逐步改变田间劳作时“人牛力俱尽”的场景。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慢慢成了“智慧”种田、“智慧”养殖的主力军。


(资料图)

让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一个字,飒!

起飞、喷洒、落地……眼下,“开飞机”种地正成为职业“新农人”的日常。无人机,这一“酷炫”的前沿科技正在和农业牵手,使用无人机的农民数量正在稳步增加。

重庆潼南的黄锐今年35岁,2017年,他偶然参与一个四川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有关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科研项目时惊喜地发现,无人机在农业领域也能玩出花样来,于是便与两个前同事成立了一家飞防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新农人&无人机飞手 黄锐

以重庆丘陵地区的水稻田为例,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效率是人工的25倍以上,施肥是15倍左右,播种是20倍以上,相较于人工,无人机让种子、肥料、农药更均匀,大大提高了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减少了农业种植的成本。看得见的好处让农户们逐渐接受了无人机这项新生事物。

除了喷洒农药、施肥、播种,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农田测绘,助力乡村农业实现了半智慧化管理,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从业至今,黄锐已经在全国各省市组织参与超百万亩次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农用无人机装备总量和作业面积均稳居世界第一。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粮食生产领域的推进尤为明显,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而且很多农业机械都是我国自主生产的。截至目前,已有4000多种我国生产的农业机械装备,驰骋在高原、极寒地区、平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等不同区域的田野里。

智能无人拖拉机田间秀绝技

拿着遥控器,10分钟搞定5亩地

凭借着高科技, “万亩良田无一人”的神话成了现实。现如今,不仅是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也在引领着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23岁的陶哲是湖北武汉永旺智慧农场最年轻的农机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遥控搭载了北斗导航的智能无人拖拉机,进行春耕前的翻田整地工作。

△新农人&农机手 陶哲

“土地翻得深,黄土变成金。”这些搭载了北斗导航的智能无人拖拉机,只要一键启动,机器就会自动按照规划的路线完成全部翻耕工作,五亩地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耕整完。据悉,农场的智能农机使用率大幅提高,去年的生产成本直接降低了30%。田间上演着“田间无人影、农机独自忙”的生动场景。

以稻治碱 亩产400公斤

新型农业装备助力土地改良

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水稻已经开始孕穗,谁能想到,这片地的底色是斑白的盐碱地。不毛之地如何实现稻花飘香?这背后是科技的力量。

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改良团队负责人葛艳俊称,种水稻本身就是改良盐碱地的一种办法,属于生物改良。春天时施撒改良剂,同时种植抗盐碱的新品种水稻。通过科学管理,改良当年土壤的pH值就能由10降到8,水稻亩产也能达到400公斤以上。

盐碱地上的这群年轻人,其实除了是改良土地的能手,还是改造研发各种新型农业装备的一把好手。他们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农业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像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还有自动化灌溉水渠、盐碱地自动测量仪等等,都成功应用在了改良盐碱地的工作中。

△农机远程驾驶模拟器成功实现了人在家中坐就能收庄稼

△自动排水系统实现了手机远程操控排水闸门

从泥土里到云端上

“数字农田”带来浓浓未来感

“新农人”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不仅仅在田间地头。数字赋能让农业生产从“靠经验”变成了“靠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年轻、高知的“新农人”投身其中。

在江西南昌,一群90后的“农业小白”,运用元宇宙技术种植珍贵植物和农作物,找到了农业“元宇宙”的打开方式,打造出了一块带有浓浓未来感的“数字农田”。

传统农业实验,观察作物长势需要一季甚至一年时间。而在元宇宙实验室,借助构建种植模型,只需在电脑上调控光照、温度、水量、肥量等,植物从种子萌芽、育苗、开花、结果到枯萎,以可视化的虚拟生长快速呈现,拿到实验结果,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又缩短了实验时间。

△新农人&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交互及组培实验员 孙浩亮

在南昌的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有60名员工,七成是90后理科出身,农业生产也是满满的“理工风”。基地里,种子繁育自上过天的“太空种子”,育苗采用组培容器无菌培育,戴MR眼镜看农情,机器人进行种植数据采集,种植也是应用新型立体化气雾栽培,让农业既接地气,又上云端,令人耳目一新。据悉,一亩地气雾栽培的产量,大概相当于传统种植的8倍。

AI赋能智慧农业

一个人管理12亩大棚so easy!

5G、卫星、大数据、互联网、智能机械……越来越多的硬核科技走进农田,“体力活”成为“技术活”。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科技在整个农业生产链条中的应用令人惊叹。

△新农人&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胡耀峰

胡耀峰是上海一家智联植物工厂的“棚长”,管理着两个总面积达12亩的温室大棚。大棚虽大,但需要的人手却很少,只需轻点按键,填土、挖穴、播种、覆土等种植环节就可以自动完成;全自动水肥机则会非常精准地给蔬菜浇水施肥。得益于大棚内149个传感器的全方位监测,胡耀峰还可以随时随地调控温室内的环境。今年,植物工厂的二期也将开建,胡耀峰要管理的农田面积也将翻一番。

为大黄鱼打造“智能家居”

连江这个“船长”厉害了

“新农人”的身影在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也在欣欣向荣的产业基地。

在福建连江,有一位深海养殖的先行者名叫卢统锋,他在海中建起了一座钢铁城堡,怀揣对耕海牧渔的憧憬,用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探索,在潮起潮落间闯出一条不平凡之路。

△新农人&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建设者 卢统锋

随着福州市启动“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项目,一直对深海养殖大黄鱼心心念念的卢统锋乘势而上,决定自主研发建造一座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自动旋转的网箱便于清洁维护、物联网实时监测养殖环境,最大还可以抵抗15级的台风……

昔日那些深海养殖痛点,在智能化平台面前已经不成问题。据悉,通过这种仿野生方式养殖出来的大黄鱼,最大可以达到1.5公斤,一公斤可以卖到200元。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2021年养殖产量达5394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80%,占世界养殖产量6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其中,海水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扩大,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2022年5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山东青岛交付运营

△江苏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陶湾海洋牧场一期工程竣工,正式投苗试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些新时代“新农人”,正为家乡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从传统到创新,从追随到引领,新型中国农业人不断涌现,正在成为农业强国的坚实根基。

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聚焦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报道

《你好,新农人》

带您一起了解新时代新农人

沉浸式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你好,新农人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提出
  • 今日快看!“客流上来了”,2月底东航国际及地区航班每周将达410班

    “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变化实在太大了,最近浦东机场的客流量明显上来了,候机大厅里的餐饮店、商店也都热闹了起来。
  • 21字重振企业文化长城汽车实力引领科技出行新时代

    现在汽车越来越普及,基本上家家户户很快都会有车。汽车这么多,我们在用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
  • 【当前独家】这就是信心丨数据折射“流动中国”的充沛活力

    一场“亿万人的迁徙”落下帷幕。2023年,在春运40天的高强度周期里,铁路售近4亿张车票、日均航班过万、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创历史新高……
  • 新消息丨外媒:菲律宾一小型飞机失联 机上载有4人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律宾一架载有4人的小型飞机
  • 【环球新视野】如何制作和保存自制桃子酱

    打开一罐您自己制作的自制桃子酱,准备好迎接夏日的狂风吧。充满新鲜采摘的桃子的鲜活风味,非常适合搭配百吉饼或刚从烤箱中取出
  • 世界微速讯:【央广时评】问需于民 精心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以居住小区为中心,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大部分居民吃、住、行,甚至
  •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
  • 快看点丨人民网评:以重大主题展现活力的中国

    春天来了,处处流淌着暖意,处处涌动着活力。从春天出发,找寻、发
  • 环球视点!大连公积金出台新政“双十条”

    大连公积金出台新政“双十条”,大连市,商业贷款,贷款额度,住房公积金,公积金贷款
  • 视焦点讯!八部门联合 助力退役军人及时就业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8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
  • 奋进的春天|快起步 忙生产 云岭“三农”拎稳幸福的菜篮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1月31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对守牢确保粮
  • 新华时评:美政客炒作“中国威胁”是“贼喊捉贼”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美政客炒作“中国威胁”是“贼喊捉贼”新
  • 全球热门:深黄色蔬菜清单

    一篮子红色和黄色西红柿的俯视图。从黄色甜椒到育空土豆,黄色蔬菜富含类胡萝卜素,这些色素赋予它们鲜艳的色彩。根据Linu
  • 全球快消息!奋进2023|优化五大政策组合 推动经济工作稳中求进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2022
  • 精彩看点:海陆空全方位监控 起底美对华监控“黑历史”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监控侦察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间谍网络。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美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间谍惯犯
  • 环球讯息:美国热衷“打气球”? 斯诺登:40万美元导弹打12美元气球

    近日,美国击落多个所谓不明高空物体的消息在美国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美国政府大规模监听项目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不禁发文讽刺说,美国40万
  • 一问到底丨移动支付如何加强安全防范

    不用带钱包,更无需银行卡,想要买什么,只要动一动手机,瞬间就能完成支付,还免去了找零的麻烦。去年5月,广州江门警方破获一个特大电信网络
  • 2022年度个税汇算开启预约 新增优惠政策与你有关!

    可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预约。▲生活负担较重的纳税人可优先退税。▲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新增纳税人个人养老金税前扣
  • 中国证监会对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上市活动统一实施备案管理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17日发布境外上市备
  • 我市召开商务工作会议

    本报讯(记者马晓冬)昨日,我市召开2023年商务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副市长杨兵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今
  • 社评:中国在量子技术应用方面跑出加速度

    春节上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出现了计算能力惊人的量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可以使数以万计的发动机同时运行,从而达到推动地球避开灾难的目
  • 天天动态:警方通报特斯拉追尾公交:致1死1伤 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

    警方通报特斯拉追尾公交:致1死1伤今天的热度非常高,现在也是在热搜榜上了,那么具体的警方通报特斯拉追尾公交:致1死1伤是
  • 环球今日讯!微视频|守护生态宝库

    古树参天、清溪环绕、百花齐放、万鸟齐鸣,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正上演着万物共生的和谐乐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长着大量毛木耳、
  • 天天新动态:油菜花朝气蓬勃惹人爱 雨水前后报春来

    总台记者张卓然:在这片开阔的山间平地上,油菜花把色彩匮乏的土壤作为画纸,酣畅淋漓地涂抹着大黄大绿,给原本静谧的山谷增添了许多生气和活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杨远艳:到群众中去、讲群众的话、想群众的事

    题:全国政协委员杨远艳:到群众中去、讲群众的话、想群众的事 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2021年两会期间,杨远艳围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边
  • 世界今头条!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丨潜心研习 用匠心助推非遗传承

    我国有着丰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到目前,各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 【当前热闻】西安:留学生感受现代化中国铁路

    当日,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多国留学生走进西铁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参观体验,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化铁路企业培训模式和中国铁路智能化建设。
  • 前瞻性通胀指标1月反弹 美国对抗通胀遭遇挫折!

    前瞻性通胀指标1月反弹 美国对抗通胀遭遇挫折!-中新网 SOHUCS{cle
  • “五个一百”:让奋斗成为网络空间最跃动的音符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
  • 神十四航天员乘组太空归来首次公开亮相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17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陈冬是我国首个在太空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也是首
  • 每日快报!俄外交部:乌克兰制裁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企业 体现其真实态度

    当地时间2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乌克兰政府对包
  • 俄媒:又一美记者提供新证据,指控美国去年“炸毁北溪”

    【环球网报道】又有人指证“美国炸毁北溪”并披露了更多细节。俄罗
  • 微资讯!美国再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 距俄亥俄州火车事故不到两周

    人民网华盛顿2月16日电(记者 李志伟)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月16日报
  • 当前快播:国家发改委:开展今年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17日消息,近期,
  • 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怎么写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怎么写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写法如下:1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
  • 关注:“神十四”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见面会上,乘组就驻留空间站阶段和返回后
  •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

    17日,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等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包括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完善审核注册程序、
  • 今日热搜:汪文斌:美方没有资格谈论什么建立全球共同规范,而是应当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1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国际实践当中已经有关于民用航空器的相关国际法规范,美方不顾国际法和国际惯
  • 【全球速看料】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与此同时,还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严格控制集体经营风险,
  • 环球看热讯:上街区全力打造郑州西部综合物流枢纽

    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项目是郑州市和中铝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是郑州市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打造西部大
  • 美国又现枪案悲剧!3岁男童意外开枪击中自己身亡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美媒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警方称,当地时间15日
  • 天天快消息!中国旅行团回归提振泰国旅游业

    根据泰国研究机构的数据,疫情期间,泰国旅游业劳动力流失达到300万
  • 美国俄亥俄州因“毒列车”事件请求灾难援助 被联邦政府拒绝

    海外网2月17日电 2月初,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导致多种
  • 今头条!奋进的春天|新年新气象,“购物车”里满当当!

    2023开局伊始,消费市场喜迎开门红。跨省旅游人群熙攘,餐饮零售供
  • 当前要闻:电工合金(300697)2月17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0.11万元

    截至2023年2月17日收盘,电工合金(300697)报收于10 42元,下跌0 38%,换手率0 77%,成交量1 97万手,成交额2061 6万元。
  • “还有多少真相被隐瞒?”美多方追问“毒列车”事件答案

    在经历了有毒化学品泄漏事件后,美国俄亥俄州工业小镇东巴勒斯坦镇
  • 环球讯息:海外网评:枪声频响,美国人对国家前景投下“不信任票”

    video-js { width: 300px; heigh
  • 当前速递!“中国救援”在土耳其灾区:19支队伍500多人驰援 播撒人道主义“种子”

    随着土耳其地震救灾重点从生命救援逐步转向赈济安置,国际救援队伍
  • 环球资讯:中国游客重返国际旅游市场 为世界经济回暖添动力

    2月7日,中国游客抵达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法拉利世界主题公园。新
  • 最资讯丨河南中烟2023 年大学生招聘岗位职位计划表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大学生招聘岗位职位计划表根据发展需要,河南中烟本部、技术中心及卷烟厂公开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27名,
  • 日本H3火箭1号机未能发射成功,日媒:将对日本太空战略造成打击

    共同社2月17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三菱重工业公司17日上午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未能将日本
  • 北约秘书长:要做好与俄罗斯长期对峙的准备!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6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
  • 环球观焦点:中使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冬季风暴等极端天气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16日消息,美国国家气象服
  • 湖南警方通报夜宵店有人酒后持刀伤人: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中国网2月17日讯 湖南吉首市公安局今日发布通报,通报称,2月14日
  • 环球速递!2023将推出多少保租房?7省份筹(建)超53万套

    (吴晓薇)2月16日,《求是》刊发财政部部长刘昆的署名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四川提到,住房标

相关推荐

  •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 快看点丨人民网评:以重大主题展现
  • 环球视点!大连公积金出台新政“双
  • 视焦点讯!八部门联合 助力退役军
  • 奋进的春天|快起步 忙生产 云岭
  • 新华时评:美政客炒作“中国威胁”
  • 全球热门:深黄色蔬菜清单
  • 全球快消息!奋进2023|优化五大政
  • 精彩看点:海陆空全方位监控 起底
  • 环球讯息:美国热衷“打气球”?

阅读排行

  • 你好,新农人
  • 今日快看!“客流上来了”,2月底东航国际及地区航班每周将达410班
  • 21字重振企业文化长城汽车实力引领科技出行新时代
  • 【当前独家】这就是信心丨数据折射“流动中国”的充沛活力
  • 新消息丨外媒:菲律宾一小型飞机失联 机上载有4人
  • 【环球新视野】如何制作和保存自制桃子酱
  • 世界微速讯:【央广时评】问需于民 精心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
  • 快看点丨人民网评:以重大主题展现活力的中国
  • 环球视点!大连公积金出台新政“双十条”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