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相比教育和金钱激励,社会压力最能激励人们环保行为的改变,并且人们不同行为的改变难易程度也不同。
据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报道,一项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社会压力和金钱激励比教育或反馈更能够改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这项研究汇集了 430项以往研究的结果,通过分析人们与环保相关的行为(例如废物回收或选择交通方式),以及多种干预这些行为的措施(包括经济激励和教育活动),比较了六种不同类型的干预措施对改变人们现实行为的影响,以及改变人们行为的难易程度。
研究发现,尽管教育是提高公众关于环保意识的必要手段,但“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发现它在实际改变行为方面并不是很有效”。该研究的合著者,瑞典哥德堡大学心理学家马格努斯·博基斯特(Magnus Bergquist)称,这就像我们知道应该多运动或少喝酒一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这么做。“仅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的或环保的,并不足以真正改变人们的行为。”
相反,最新研究发现,社会压力对人们行为改变的影响最大。“人们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有强烈的遵守社会规范的倾向。”非营利性科学和外展项目气候传播部主任苏珊·乔伊·哈索尔(Susan Joy Hassol)表示,如果有人因气候变化而停止坐飞机旅行,那么认识他的人相比其他普通人更有可能削减自己的飞行次数。如果停止坐飞机的是知名人士,这种影响会增加。
该研究还发现,人们不同行为的改变难易程度也不同。其中最容易改变的行为是随处乱扔垃圾,而交通出行方式是最难改变的。但即使只有相对较少的人使用更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比更多人参与垃圾回收等行为更能减少碳排放。该研究的合著者、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项目实验研究主任马修·戈德堡(Matthew Goldberg)表示,“相比离开房间前关灯,让人们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代替开车更难。但即便它更难,它带来的影响也更大。”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各种干预方式在改变人们特定行为方面的比较研究。例如,社会压力和经济激励在说服人们改用电动汽车方面的比较。他们的研究以及未来的研究可以帮助决策者决定如何最好地推动人们形成更环保的习惯。
研究人员表示,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人们关于环保行为的改变,特别是因为它们可以激励不同的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