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河道保洁、窗口满意度测评……近年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与许多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花钱买服务、办事不养人”,这一契约化服务方式因权责清晰、灵活高效在不少地方广泛运用,成为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财政支出方式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个别单位购买和使用第三方服务时存在审核把关不严格、对服务质量监管不到位问题,造成财政资金浪费、行政效能降低,应当予以重视。
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第三方服务,把好事办好?如何坚持问题导向,防止花大钱办小事,甚至只花钱不办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部分单位存在“重招标采购、轻履约验收”“一购了之”“一包了之”等现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聘请第三方机构编制能源审计报告,但运用其结果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具体措施不多、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效果不佳。”“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窗口满意度测评后,进行通报时未明确具体窗口,难以精准整改。”近日,重庆市南岸区纪委监委在开展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时,发现部分单位存在“重招标采购、轻履约验收”“一购了之”“一包了之”等现象。
“开展监督检查时,我们主要从‘三重一大’事项目录清单入手,重点围绕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重点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南岸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表示。
“随着第三方服务成为政府运行的重要辅助手段,购买行为也相应成为需要加强监管的重点领域。”江苏省泰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华斌告诉记者,该市近三年购买5万元以上第三方服务项目共2315个,金额约12.5亿元,项目数、资金量逐年上升。去年以来,泰州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专项治理,发现购买服务不合理、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495个,已立案80人,党纪政务处分67人。
泰州市纪委常委、秘书长,市监委委员张鹏飞将相关问题概括为:“一是必要性论证不足,‘想外包就外包’;二是规范性遵循不够,‘抄近道走捷径’;三是实效性监管不力,‘走过场装样子’;四是廉洁性弃之不顾,‘用公权谋私利’。”
以必要性论证为例,有的政府部门在购买服务时,对项目必要性合理性缺乏科学论证,存在“花多花少一个样、浪费节约一个样”的惰性思维,大手大脚、“花冤枉钱”问题时有发生。如,某局2020年购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预算150万元,其中宣传费为90.4万元,占比60.3%。再如实效性监管,有的单位签了服务合同后便当起“甩手掌柜”,缺乏有效监督,致使第三方服务走样缩水,最后“花钱不少、成效寥寥”,有的甚至变成“烂尾”工程、“僵尸”项目。某局花100余万元购买“电影下乡”服务后,对实施过程疏于监管,实际完成放映量不足,效果不佳。
浙江省建德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蒋高兴注意到,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较易存在“重购买、弱管理、轻评估”现象,对于第三方服务的评估机制不够健全,评估标准、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政府单位与第三方服务单位长期合作,极易产生利益共同体,难以有效履行单位主体责任。”
“从近年监督执纪情况看,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暴露出权力观政绩观问题,并由此引发廉政风险隐患。”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钱波告诉记者,基层政府部门在实施限额标准以下服务类项目分散采购中问题较多。如一些单位“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投标;有的单位购买的服务专业性较强,承接单位少,市场竞争不充分;有的单位面临临时任务,而公开招标程序周期较长,就会选择直接指定;还有的单位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和绩效评价,对服务质量验收把关不够,对采购服务的绩效评价不够完善,等等。
政绩观扭曲催生不良风气,贪欲膨胀滋生腐败土壤,监管宽松软埋下风险隐患
“被告人刘文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今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公益社工师事务所原负责人刘文案宣判。
该事务所2015年由淮阴区民政局推动成立,主要通过承接政府公益项目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提供公共服务。成立以来,共承接公益项目50余项,服务3万余人、近20万人次,资金总额达1200余万元,刘文从中套取了400余万元。
刘文交代,“套取的钱太多了,为了消化事务所账面亏损,我只好将‘小金库’部分钱款再以借款名义转回事务所账上。”殊不知,正是这些累计金额达百万元、未见还款记录的账目,让他露出了马脚。
“从单个招投标的程序和流程上看,都合乎规定。只有综合审视多个招投标项目,才能发现内藏猫腻。”江苏省靖江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朱士彬举例说明,在查处该市孤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问题时发现,该局每年都将安全生产检查服务拆分为5个标段,虽然每次招投标手续、材料齐全,实际却是“走过场”,各投标单位间似乎存在“默契”,比如,每个标段的报名投标单位基本相同;同一投标单位在不同标段同一评审项目上的得分差异较大;各投标单位均中得一个标段等。
以此为突破口,靖江市纪委监委最终查明该局负责人存在违纪违法问题。该局通过邀请招标、量身定制招标条件等方式,限制参与投标的单位数量;在评标时授意发包方评委代表对意向单位打高分,确保其顺利中标。
泰州市某部门在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中,直接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后不管不问,导致错误改造、重复改造问题多发。
这类问题为何会滋生蔓延?泰州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主任刘晓昕认为,根源在于“政绩观扭曲催生懒政怠政、甩锅推责的不良风气,贪欲膨胀滋生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腐败土壤,监管宽松软埋下牛栏关猫、制度空转的风险隐患。”
刘晓昕分析,从政绩观看,有些党员干部抱着“多做事责任多,少做事责任少,不做事没责任”的念头,一有工作就想花钱请第三方机构帮忙完成,认为事情一“脱手”、责任就“脱钩”,违规购买、超范围购买并不鲜见,甚至出现“干部在看,第三方机构在干”的现象。从贪欲看,一方面,一些第三方机构为了拉业务,不惜重金拉拢腐蚀公职人员,请客送礼更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靠山吃山”,把购买服务项目当作以权谋私的工具。从监管看,一些政府采购主体为了图省事或者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制度不遵守或者搞选择性遵守,而职能部门有的疏于监管发现不了问题,有的当“老好人”,对发现的问题“高举轻放”,助长了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尤其是在财政资金监管方面,职能部门对政府购买服务经费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无预算购买、超预算购买、合同价高于中标价、提前付款等问题。
把好事办好,始终绷紧“政府过紧日子”这根弦
根据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第三方服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保障自身正常运转需要的服务,如公文印刷、物业管理、公车租赁、系统维护等;二是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需要的服务,如发展规划、标准制定的前期研究、法律咨询等;三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如公共设施管理、医疗卫生及社会服务等。
“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由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能够更直接地回应民生需求。”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饶峰说。浙江省玉环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金鹤也认为此举有着积极意义,“能有效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效率,有效节约财政支出成本。同时,打破垄断、增加服务供给,推动服务行业市场化,催生大量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有利于吸纳社会就业。”
如何把好事办好?泰州市纪委监委第十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陆彩鸣从“压实责任”出发,给出建议:
一要压实购买服务单位的主体责任。围绕“买什么”“怎么买”“买后如何管好”,督促购买服务的政府部门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合规审查机制、内控制约机制、绩效追溯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花明白”“买得值”。
二要压实职能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购买内容、预算安排、合同履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督促采购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合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管理和引导,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要坚决扛起监督专责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形成监管合力。针对相关领域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深挖严查“重招标采购、轻履约验收”“一购了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吃喝收礼、权钱交易等作风和腐败问题。
“财政资金是宝贵的公共资源,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始终绷紧‘政府过紧日子’这根弦。”采访中,多地纪检监察干部表示,应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通过强化对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监督管理,摸清财政支出的底数,压减非刚性非重点的项目支出,倒逼财政部门不断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同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执纪问责与问题整改并重,堵塞漏洞与长效管理并举
“再过两个多月,你们集团子公司与原律所的法律服务合同就到期了,我们想了解接下来购买此类第三方服务的计划。”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针对区属国有企业进行整改回访,重点关注临近到期的第三方服务项目。
此前,该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少数国企二级公司在购买第三方服务时未有效引入竞争机制,优先选择有过业务往来的承接主体,甚至出现在缺乏明确遴选依据的前提下进行指定邀标。该纪检监察组组长张锋介绍:“我们随即引导被监督国企从购买方式、服务质量、退出机制等六个方面,系统评估购买第三方服务项目的规范化问题和廉政风险,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明确的退出机制。”
泰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执纪问责与问题整改并重、堵塞漏洞与长效管理并举,推动专项治理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一是推进以案说纪。通过召开廉情分析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督促案发单位深化自查自纠、即知即改,营造“不敢”“知止”的氛围,督促整改问题230个。二是推动以案促建。一方面,围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个性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督促责任部门对照清单重建或修改相关内部采购制度240多个,堵塞漏洞,规范管理。另一方面,督促财政部门健全并严格执行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提升购买质效。三是深化以案强管。督促推动财政部门借助政府采购系统,优化嵌入监管数据抓取功能,提高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监管系统的预警和实时监控能力。
就购买第三方服务中存在的责任履行不到位、考核评价走过场等问题,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一方面推动财政局等主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正面负面“双对照”清单,从资格条件、购买需求、评审要素、采购程序等方面列明应当设置事项和禁止事项;建立智慧监管平台,设置异常项目和数据监督预警功能,实现全链条线上办理、全流程线上监管。另一方面,以专题会商、列席会议、约谈提醒等形式,督促推动民政局等部门加强社会组织廉洁合规建设,建立健全由“购买方、服务对象、第三方机构”组成的购买服务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综合效应,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履行社会责任。
江苏省句容市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嵌入民政、财政监管模块,对居家服务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实时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定期调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核查存疑问题,做到“五必查两排查”,即必查项目立项审批、合同条款、服务流程、资金使用、运行质效等环节,分析排查领导干部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套取项目资金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及购买服务管理中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等问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