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5日电(记者张晟)随着最后一架次满载种子的飞机将树种、草籽播撒进茫茫大漠,内蒙古阿拉善盟2023年的飞播造林任务于近日宣告结束。记者从阿拉善盟林草局了解到,今年阿拉善盟飞播造林任务为新播16万亩,并对4.6万亩生态薄弱区进行补播。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梭梭林基地(航拍图片)。新华社记者张晟 摄
据了解,截至2023年7月,阿拉善盟重点在腾格里沙漠东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连续40余年实施飞播造林治沙,累计飞播造林705万亩,覆盖度在30%以上的保存面积达367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长350公里、宽3至20公里的生物治沙林草带,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间隔长110公里、宽3至10公里的生物治沙锁边带,使飞播区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局部地区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有效地遏制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前移扩展危害。
多年来,阿拉善盟探索出了一整套飞播造林治沙实用技术,走出了一条以“适地、适时、适种、适量、封禁”为主要特点的飞播治沙之路,创新发明飞播种子丸粒化技术,利用飞播卫星导航技术解决飞机入航不准确和人工作业强度过大的难题,开创了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飞播造林治沙成功的范例。飞播区内还逐步建立起了良性演替的稳定生态系统,植物种类增加了数十种,昆虫、两栖动物,以及兔、狐狸、鹰隼、獾、刺猬、黄羊等野生动物在飞播区内不断繁衍生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