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刷新纪录!北向资金1月净买入超1400亿,啥信号?

2023-02-01 14:3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2023年1月份,电视剧《狂飙》热播,被视为A股投资“风向标”的北向资金也开启“狂飙”态势,月内五次净买入额超百亿,1月30日单日净买入额更是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单月净买入超1400亿,刷新纪录!

北向资金连续15日净买入下,记者统计发现,1月份16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额达1412.9亿元,大幅超过2021年12月的889.92亿元,刷新单月净流入纪录。由于2022年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900.2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1月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去年全年。


(资料图片)

从近期北向资金净流入行业看,疫后复苏、顺周期、地产后周期和高景气度行业被青睐。其中,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为净买入额居前的行业。

从净买入个股看,宁德时代最受北向资金欢迎,截至1月30日,1月净买入额超百亿元,其次为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1月净买入额超80亿元。五粮液、隆基绿能、招商银行、中国中免、比亚迪等亦被频频买入。

北向资金1月净流入居前个股(截至1月30日)。 来自同花顺iFinD数据。

记者注意到,这波北向资金流入潮也伴随着A股的走强。从A股走势看,三大股指自2022年12月下旬开始,开启强劲反弹。在此之前,北向资金已出现多日连续净流入。

北向资金为何加速流入A股?

纵观2022年北向资金走势,全年虽实现净买入,但资金流入速度明显放缓,创2017年以来新低。进入2023年,北向资金流入速度为何会大大加快?

“1月份,北向资金基本呈单边净买入态势,净流入逾千亿元,一方面是因为相较海外市场估值,中国A股估值较低,国际资金对此兴趣较大。”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元指数回调,人民币升值较为明显,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意愿上升。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CPI同比上涨6.5%,是自2021年10月以来最小的同比涨幅;CPI环比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市场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全球流动性迎来改善,人民币升值为北向资金流入提供动力。

“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市场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抱有很高预期,也进而吸引外资加速回流。”桂浩明称。

据彭博社报道,很多公司已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如,高盛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5%,高于此前预测的5.2%。

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也让A股持续被看好。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高盛银行1月27日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将MSCI中国指数的年终目标从80上调至85,这意味着较当前水平有13%的上涨空间。报告还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从4500点上调至4800点,潜在涨幅15%。这已是高盛两个多月内第三次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

而在银河证券分析师王新月看来,此次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还有日历效应,“近五年来,北向资金均有年初大幅加仓A股市场的规律。”

北向资金大幅加仓,对A股有何影响?

“近期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股市场的买盘。”桂浩明表示,此番也提振了A股市场的人气,对境内市场的积极性有一个较明显的提升。

“外资大幅净流入后,市场多迎阶段性上涨。”王新月提到,回顾2019年至今几次北向资金大幅买入阶段,A股市场大多都有不错的超额收益。对比同期北向资金行业流向,外资流入较多的行业同期及后市表现较好。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与市场环境持续好转,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也有望提速形成内外共振,驱动A股资金面向好。

北向资金还将继续“买买买”?

2023年中国经济企稳增长预期叠加海外风险偏好持续修复,在市场看来,北向资金或将继续保持大幅流入态势。

王新月认为,目前是部分行业估值快速上升阶段,也是资金快速加仓时期,预计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将持续增加。

兴业证券指出,根据测算,保守估计外资今年将流入3000亿元,而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中国资产优势重现,流入规模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完)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刷新纪录!北向资金1月净买入超1400亿,啥信号?

    中新网2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2023年1月份,电视剧《狂飙》
  • 热文:2022年全国海关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793.9万件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海关共查扣进出
  • 每日头条!各地举行人才招聘会 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

    2023年1月30日,求职者在2023年安徽省区域劳务用工对接招聘会现场找
  • 【天天时快讯】日本将成立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燃料取出作业专家组

    当地时间1月31日,日本核事故损害赔偿及废炉作业支援机构宣布,为取
  • 美媒:美国没有远离枪支暴力的地方

    美国枪支暴力屡禁不止,悲剧频发。当地时间1月30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伤者中包含一名6岁儿童,
  • 环球今亮点!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新华社华盛顿1月31日电(记者 孙丁)新年伊始,美国便笼罩在枪支暴
  • “经济增长动力十足”(外媒看中国)

    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各地民众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国内消费
  • 看热讯:外媒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十足”

    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各地民众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国内消费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守护和平

    联黎部队副司令达卡尔(右四)来到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中国维和部队营
  • 天天观天下!炒作应对中国补贴影响,欧盟“绿色计划”新资金来源受质疑

    据路透社1月30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将于周三在其“绿色交易工业计划”
  • 【环时深度】在日本,为何“Z世代”对华更有好感?

    编者的话:“Z世代”通常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也就是俗称的“
  • 世界观点:坦克联盟首批将送来逾百辆坦克,乌克兰的新问题来了!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
  • 日本2月5000余种常见食品将涨价 全年"涨"声一片

    海外网2月1日电 据日本NHK电视台2月1日报道,日本2月份将有5000多
  • 世界速递!乌克兰国防部长访问法国

    中新社巴黎1月31日电 (记者 李洋)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当地时
  • 今日热搜:韩民间团体呼吁废除美“延伸威慑”政策

    新华社首尔1月31日电(记者周思雨 孙一然)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31
  • 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敦促日本反省侵略历史

    新华社马尼拉1月31日电通讯:为和平与正义而奔走呼号——菲律宾“慰
  • 今日热议:“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悲剧接连不断谁之过?

    新华社华盛顿1月31日电(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新
  • 每日讯息!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国“所有开关拨向增长一侧”

    中国日报网1月31日电 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
  • 每日热议!把权力当“提货券”的市委原书记,犯案超90%牵涉土地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韦香惠)湖南卫视日前播出2022湖南反腐警示录《
  • 环球观察: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对巴基斯坦爆炸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针对巴基斯坦一座清真寺近日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表示,中方对这一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
  • 全球短讯!跨省招人“忙” 招聘活动“热”——节后用工市场观察

    除重庆外,1月30日,广西柳州、甘肃定西、贵州贵阳、云南昆明等多地均发出返岗复工服务专列,其中不少是根据务工人员返岗需求定制加开。1月29
  • 世界微资讯!助企纾困 “春风”惠民 依法治税——透视2022年国家税收“成绩单”

    题:助企纾困 “春风”惠民 依法治税——透视2022年国家税收“成绩单”据了解,2023年,税务部门连续第10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先行
  • 2022年我国送出超4.2万亿元税费政策“红包”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31日介绍,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 2万亿元,为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分行
  • 奋力开新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首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题:奋力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首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1月22日,农历新年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重庆团
  • 【天天新视野】全球连线|在华卢森堡人眼中的中国农村之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有17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数182户619人,“十三五”期间,全
  • 关注:全球连线|一只“方”兔子背后的“中国意象”

    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兔子是圆润乖巧的,但在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笔下,却有一只线条简约的“方”兔子。朱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
  • 黑山旅游部门官员:中国游客的回归将提振全球旅游业复苏的信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婷婷):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复工保春耕 人员农资设备保障有序到位

    央视网消息:新春伊始,湖南多地组织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整备农
  • 资讯推荐:美媒:中国经济在春节长假期间表现出增长势头

    海外网1月31日电 据彭博社29日报道,得益于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 人民币“跨境舞台”更大了

    中国庞大的进出口体量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坚实支撑。图为1月27日,
  • 每日报道:兔年喜迎“开门红”!春节消费火热 折射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

    中国日报网1月31日报道,虎镇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人们在欢
  • 福建厦门翔安区:两岸同胞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海峡聚焦】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林瑞声“走过
  • 全球快消息!新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复工开工

    随着各地务工人员返工返岗,新疆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复工、开工。这几
  • 热点评!山东一男子千里骑行赴鄂答谢33年前“热饭恩”

    图为彭宪诠(左一)与笪云飞的妻子郑女士合影 宜昌市伍家岗警方供
  • 【世界播资讯】台媒:台湾自2月7日起取消大陆赴台旅客核酸检测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
  • 今日关注:综合消息:春“艺”盎然 海外民众沉浸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连日来,“欢乐春节
  • 天天观热点:中方强烈谴责巴基斯坦白沙瓦清真寺爆炸事件 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蔚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
  • 【世界热闻】国内首次!克隆技术在奶牛良种繁育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培育的“克隆奶牛”顺利
  • 世界观焦点: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即将启动建筑物隐患消除工程

    1月31日,60岁的魏先生在三里屯一酒吧外拍照留念。得知酒吧街关停的
  • 每日焦点!中国将对韩国来华旅客全员核酸?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
  • 全球讯息:浙江青田3.8万侨胞回乡过年 中西融合为文旅市场增色

    在青田举行的新年庆祝活动。 青田县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丽水1月30日
  • 实时焦点:芬兰外长称仍坚持与瑞典一同加入北约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综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芬兰外长哈维斯托30
  • 美军火商推出儿童版突击步枪 多名国会议员齐声谴责

    海外网1月31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1月30日报道,美国一家军火商2022
  • 服务乡村、主动学习、提升技能,各地大学生抓住新机遇——用闪亮青春 创精彩事业

    核心阅读扎根乡村踏实工作服务乡亲、利用实习前的空当预习业务、初
  • 一名85后退役军人的“春天”

    春节,是河北省大名县亿帆家庭农场主张宁难得的清闲时间。在他位于
  • 一位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的春节门诊

    舒适正在为患者听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摄1月25日,大年
  • 美日荷达成协议将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尖端设备?外交部回应

    在1月30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日本、
  • 每日聚焦:专访:看好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访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

    专访:看好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访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 勒歇尔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消
  • 中央冬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累计帮助3200万名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本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日前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中央冬春救助资金已
  • 天天快资讯:切实当好父老乡亲的健康守护人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兔年春节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首个长假
  • 天天观热点:相同的剧情 无解的问题

    “尼科尔斯的遭遇令人感到受伤、痛苦、愤怒。”“这样的事情一次又
  • 每日快看:“水危机”折射美国“环境种族主义”(观象台)

    近期,美国多地用水安全问题引发媒体关注。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
  • 外交部发言人:希望美国政府正视国内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成欣 胡了然)针对美国再曝警察暴力执法丑
  • 今日快讯:大东湖深隧的新春“守隧人”

    在湖北武汉主城区地下,每天有近60万吨生活污水通过大东湖深隧输送到远郊的污水处理厂。”  预处理站也是隧道的养护点位,项目运营团队就驻
  • 世界看点:镜头连中外丨四海同春品年味儿

    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1月17日晚,游客在山东省郯城县郯国古城景区观赏彩灯(上);1月20日,在英国伦敦中国城拍摄的红灯笼
  • 每日视讯:用好大数据 丰富“菜篮子”

    制图: 汪哲平春节期间,多地加强重要农副产品生产运输,借助信息

相关推荐

  • 看热讯:外媒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用实际行
  • 天天观天下!炒作应对中国补贴影响
  • 【环时深度】在日本,为何“Z世代”
  • 世界观点:坦克联盟首批将送来逾百
  • 日本2月5000余种常见食品将涨价 全
  • 世界速递!乌克兰国防部长访问法国
  • 今日热搜:韩民间团体呼吁废除美“
  • 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敦促日本反
  • 今日热议:“枪病”入髓折磨美国“

阅读排行

  • 刷新纪录!北向资金1月净买入超1400亿,啥信号?
  • 热文:2022年全国海关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793.9万件
  • 每日头条!各地举行人才招聘会 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
  • 【天天时快讯】日本将成立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燃料取出作业专家组
  • 美媒:美国没有远离枪支暴力的地方
  • 环球今亮点!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 “经济增长动力十足”(外媒看中国)
  • 看热讯:外媒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十足”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守护和平
  • 天天观天下!炒作应对中国补贴影响,欧盟“绿色计划”新资金来源受质疑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