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天天热闻】道中华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华诗歌怎样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性格?

2022-12-02 18:58:12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1900年,敦煌藏经石室打开。就像藏有绝世武功秘笈的暗室被开启一样,无数珍贵的文献重见天日,其中包括大量的唐代诗歌写本。这里不乏鼎鼎大名的诗人的作品,包括刘希夷、陈子昂、孟浩然、李白、高适、岑参、白居易,等等。

有许多发现都弥足珍贵,比如韦庄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描写唐末黄巢起义时的大乱局面,韦庄当年因此名声大噪,号称“秦妇吟秀才”。但这首长诗到宋朝就亡佚了,直至在敦煌被发现,世人才有缘重睹了这首诗的真容。还有李白的《惜樽空》,有学者认为,相较于传世的《将进酒》,更能体现出李白的“狂”,是更加接近李白创作的原版。


【资料图】

敦煌藏经洞《惜罇空》。

如此大量的诗集写本出现在遥远的敦煌,说明唐诗的影响力之大。这些作品走红、出圈,被各族群文人、学者广泛传抄,从中原扩散向河西,来到敦煌,并且被人珍而重之地和诸多经卷、典籍一起,存放于藏经洞中。

为何诗歌在中国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它是如何突破壁垒,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它何以承载各民族共同情感?近日,中国民族报“道中华”就此话题对蒙曼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中国是诗的国度,过去不少人家的大门上都写有“诗礼传家”四字,您认为诗对中国人文化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蒙曼: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春秋时期,孔子向弟子传授《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从此之后,《诗》就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经典。把诗上升到“经”的高度,用诗来表达共同的民族信仰,传递共同的民族精神,在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中国具有这样的文化特色。中国古典诗词正是从《诗经》《楚辞》一路走来,承载着中国礼乐文明的特质,也塑造着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性格。

就以“诗礼传家”来说吧,为什么要把“诗”和“礼”并列起来呢?因为中华文明的特征是礼乐文明,荀子说:“乐合同,礼别异。”“礼”塑造着有差异的社会秩序,而“乐”则促进着群体的和谐。可是,古代的“乐”都是和“诗”配合演奏的,而“诗”靠文字传播,当然比靠乐谱传播的“乐”更具有稳定性。后来,六经之一的《乐》亡佚了,“诗”就逐渐取代了“乐”,代表着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成为和“礼”并列的文明符号。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就形成了以诗来抒发、化导、提升心灵,增加生活之美,畅达人际关系以及了解社会人心、改善社会治理等种种目标的“诗教”。诗教与礼教并立,既是儒学的文教传统,也是个人的修养路径,一代代中国人就是在“诗礼传家”的熏陶教化之下,化民成俗,育才济世。

中国人的大门上写着“诗礼传家”,大门里的中国人,也形成了以诗言志,借诗抒怀的文化性格。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才子或者才女,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他(她)能否写诗。

诗不仅是衡量中国人文学才能的重要标尺,也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中国人主要不是借助宗教,而是借助诗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实现情感的满足。就以我们每天举头仰望的那轮明月来说吧,我们用诗赋予它各种情感内涵,这里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团圆,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雅,也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磅礴;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深沉,更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我们中国人不仅用诗歌唱自己的生活,抚慰自己的心灵,也用诗来启蒙自己的孩子,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最具活力的“诗礼传家”。

开笔礼。

记者:陈寅恪先生强调“以诗证史”,诗歌是历史的见证,从先秦《诗经》到汉代《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诗词中一些典故、意象沉淀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蒙曼:这样的典故和意象在中国诗词中非常多。比如我们都知道“鸿雁”在诗词中可以代表书信。这个意象,其实就来自于苏武牧羊的历史典故。当年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苏武持节不屈,被拘禁在北海牧羊。汉昭帝即位后与匈奴和好,派出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单于骗使者说苏武已经死去了。后来,汉朝使者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就责备单于说:“我们皇上在上林苑射下了一只大雁,雁足上拴着苏武的亲笔信,说他在北海放羊。您怎么可以骗人呢?”单于听了大吃一惊说:“苏武的忠义居然连飞鸟都感动了!”最终送回了苏武。很明显,“鸿雁传书”这个意象,本来就来自于中国古代各民族的相互交往,而它所表达的忠于祖国的深沉情感,不也同时属于汉匈两个民族吗!

苏武牧羊 鸿雁传书。

再举一个“折柳”的例子。“折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代表送别,也代表思乡。怎么来的呢?《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个出征返乡的士兵想起了他当年离家的场景,那时候青青的柳条就拂在他的脸上。从此之后,柳条就和送别连在一起,有了思乡的意象了,这是一个汉文化的源头。后来,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他们完全接受了这个意象,并且把它写进了自己的诗歌中。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诗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显然,在北朝儿女的心中,杨柳同样代表着对家乡、对亲人的依依不舍。唐代大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到了大一统的唐朝,《折杨柳》早已成为各族儿女共同熟悉的曲调,人们不用再拿起一枝柳条,只要一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思乡之情,这不就是一个意象在不同民族之间流转、提升的最好表现吗!

其实,不光是“折杨柳”,还有“关山月”“陇头水”“落梅花”等等北朝乐府的曲调,都传唱在胡汉儿女的口中和心中,表达着共同的思乡情感。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思乡”的意象呢?因为思乡和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爱国一样,就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情感追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到中国这片土地上,形成共同的中华民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离开故乡,东奔西走,这才走出了中国的广袤疆域和灿烂文明。站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回望自己故乡的时候,会慢慢发现,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思乡之情是永恒的,但是与此同时,故乡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一代代中国人“反认他乡是故乡”,最后才奠定了中国这个共同的故乡。我们今天说要探寻中华文明,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理解中国人的乡愁,这个乡愁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同时也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记者: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盛世注入了质朴雄厚的气质,这与盛唐诗歌风格的形成有何关系?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蒙曼:为什么中国的诗歌巅峰会出现在唐朝,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北朝为唐诗提供了质朴雄浑的气质,南朝为唐诗提供了典雅绮丽的表达方式。

先说南朝。南朝产生的“永明体”是唐代格律诗的源头,有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的铿锵格律,中国古典诗词就有了最精致,也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这是南朝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南朝的“吴歌曲辞”也罢,“西曲歌”也罢,它们反复描摹着江南的清秀山水和婉约爱情,这也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

再看北朝。北朝的诗歌深刻地影响着唐诗的风骨和气度。跟委婉细腻的南朝人不同,北朝儿女的心灵是刚健质朴的。比如北朝民歌《折杨柳》:“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这不就是后来《木兰辞》的原型吗?只不过木兰走得更远,她说的是“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样硬朗的话语出自一位闺阁女儿之口,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种英雄气概,我们后来在唐朝的边塞诗中会屡屡看到,我们吟诵至今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或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就是这种英雄气概的经典表达吗!正是在靠近北方草原的幽燕大地上,陈子昂写下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开启了大唐诗篇的雄浑之风,陈子昂也因此号称“诗骨”,被后人反复激赏。这种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气象,正是北朝民歌对唐诗的宝贵馈赠。

唐朝本身就是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融的成果,唐代的诗人也都自觉不自觉地将南方诗歌绮丽典雅的表达方式与北方诗歌质朴浑厚的精神气质结合起来,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风华与风骨并存,这才奠定了唐诗在中国艺术史上难以超越的高度。

舞剧《李白》剧照。

记者:现在我们熟读的诗词,有不少来自于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比如元好问、耶律楚材等。诗词为什么能够突破民族的壁垒?民族的交往交融是如何推动产生新的诗词杰作和新的诗词精神的?

蒙曼:诗词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这才能超越民族的壁垒。举两个最经典的例子。

春秋时期楚国的公子子皙受封为鄂君。当时,鄂地还是越人的天下。一天夜晚,子皙泛舟中流,为他撑船的越人即兴唱起了一首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这是多么动人的情感呀!子皙当即就按照楚人的礼节,郑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要知道,这首情歌当时是用越人的语言唱出来的,而越人又被称为“鴃舌鸟语”之人,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篇,其实是翻译作品,但是,这丝毫不会减少这首诗的魅力,“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追求,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再比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公元546年,东魏在玉璧之战中败北。十万军队中死伤大半,主帅高欢也一病不起。就是在这样阴郁的气氛中,出身敕勒族的大将斛律金唱起了这首《敕勒歌》。雄浑苍凉的歌声打动了所有人,军心被鼓舞起来,这支军队得救了。当时斛律金唱歌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有人认为是敕勒语,有人认为是鲜卑语。后来,有同时精通北族语言和汉语的文人把它翻译成汉语,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精彩绝伦的《敕勒歌》。如今,能征善战的敕勒人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风烟之中,可是,只要《敕勒歌》还在,敕勒人就永远不朽。

中国的诗词就诞生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成长在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公羊传》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人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这让诗歌形成了非常多的题材,比如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送别诗、怀古诗、咏史诗等等。同时,由于汉字音节的特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诗歌又从最初的四言诗发展出了五言诗、七言诗,此后又形成了更为灵活的词和曲。这些特点决定着古典诗词具有强大的内容承载力、情感涵盖力和审美表达力,它能够包容与激发中华各族儿女的生活与心灵,所以,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耶律楚材、元好问,都能在诗词中找到情感寄托,发出他们的心声。

李白的家族是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中原的,这让他的诗篇更加浪漫和雄奇。刘禹锡原本具有匈奴血统,但是,当他贬官夔州,却用巴山蜀水孕育出来的曲调创作出了著名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元代的耶律楚材、元好问等,他们的诗歌诗体现着时代特色,因为所处的时代是蒙古大军纵横驰骋的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因而其诗作中囊括各民族的生活情况,比如:中原汉人的生活习俗、蒙古人的生活条件、西域风土人情等等,同时又表示自己对民族大融合的迫切希望。

我觉得,中华各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的样子,正像这首《竹枝词》所吟唱的那样:“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受访者简介: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天天热闻】道中华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华诗歌怎样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性格?

    1900年,敦煌藏经石室打开。就像藏有绝世武功秘笈的暗室被开启一样
  • 当前报道: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9日表示,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
  • 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提前七天超千亿件

    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提前七天超千亿件12月1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
  • 世界观天下!绿色能源支撑绿色产业发展(一线调查·扩内需 畅循环)

    马安社区“渔光互补”模式“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场景。梁玉萍摄
  • 环球观察:京杭运河—长江—东海!山东首次河江海联运成功

    本报济宁12月1日讯 记者今天从济宁港航发展集团获悉,由梁山港具体
  • 天天热消息:广西扩大公租房申请范围——让住房保障制度覆盖更多群众

    核心阅读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断扩大公租房覆盖范围,统筹将新
  • 天天热推荐:四川南充对脱贫家庭学子实施就业促进行动 拓宽工作门路 稳定家庭收入

    老家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永乐镇真灵山村的刘萍,如今已是一名白领。为实现“稳定就业一人,巩固成果一家”,南充把打造脱贫家庭毕业学生从“
  • 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国际论坛)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在多边主义基础上加强交流对话
  • 广西南宁——志愿服务充满关怀

    本报南宁12月1日电(记者周仕兴、王瑾雯)“志愿者服务是要有温度的
  • 世界快报:各地持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

    优化风险区域管理、完善核酸筛查方案、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效率……连
  • 新华全媒+丨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铁10岁了 已运送旅客6.7亿人次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铁,12月1日开通运营10周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以哈大高铁为依托,先后开行了“赏花专列”“赶海专列
  • 环球即时: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千亿件 比去年提前7天

    (记者刘育英)中国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12月1日,中国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去年提前7天。上午8点10分,随着画
  • 精彩看点:多地明确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有城市免费赠送

    方便、快捷、经济……电动自行车的一系列优点,让它成为不少人出行的代步工具。例如,《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当
  • 北京等10省市将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记者12月1日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商业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公司
  • 商务部回应美禁售五家中国企业电信设备: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2月1日表示,11月25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禁止进口和销售五家中国企业的电信设备,称上述企业对美国家安全构成“
  • 北约秘书长:北约面临严峻安全局势 多国为支持乌克兰付出代价

    当地时间12月1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参加了在德国召开的柏林安
  • 当前消息!意大利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数激增

    当地时间11月30日,报告显示意大利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人数激增,
  • 天天视点!日本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8201例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12月1日,日本全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
  • 俄外长:西方国家是乌克兰冲突的直接参与者

    当地时间12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国
  • 热推荐: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在所西部省开展义诊

    霍尼亚拉消息:首批援助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开展义诊。12月1日,首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
  • 重庆巫溪:民营企业、爱心人士齐上阵 同心战“疫”显担当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1月30日电(陈永建 王萌 杨志刚)面对突如其来
  • 用真心换真情(一线行走)

    脚上常沾泥土,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长此以往,就能用真心换来真情
  • 全球快报:安徽铜陵郊区 网格化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

    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普济村,村民周真贵的两个孩子正在读书
  • 天天速讯:南方快评丨贯彻落实决策部署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

    “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
  • 天天看点:商务部: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

    在12月1日下午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
  • 每日消息!飞天圆梦!致敬逐梦苍穹的每一份坚守

    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57岁的费俊龙不懈
  • 天天观察:商务部:美滥用国家力量恶意打压中国企业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在今天(12月1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
  • 每日简讯:马克龙访美批美:《通胀削减法》“损欧利美”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正在美国访问的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11
  • 德国《明镜》周刊:欧洲能源危机下的“长期露营者”

    德国《明镜》周刊11月26日文章,原题:长期露营者 佩搓德洗衣店的
  • 环球关注:【中国那些事儿】6名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 外媒:开启中国航天新时代

    中国日报网11月30日电 11月29日晚,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
  • 【全球新视野】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举办施政报告座谈会 聚焦吸引人才政策

    30日,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举办《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座谈交流会
  • 每日速讯:粤港澳大湾区有个“文创联盟”(解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这个盲盒里面加入了很多海底元素,比如蓝色的水晶泥,还能挖出仿
  • 【国际漫评】“我的自私你必须接受!”

    为了孤立中国,美国不惜同最重要的欧洲盟友发生冲突,为此正在出台一系列有损欧洲利益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 世界微动态丨西部陆海新通道搭建开放合作“快车道”(观象台)

    最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又传来好消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部
  • 全球速递!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首个电站——苏洼龙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11月30日8时15分,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开工建设的首
  • 守护“民生线”关键在细节——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决策部署

    我国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大账里,关照着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每一
  •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时刻——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换班”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占康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乘
  • 世界快播:神十五神十四交会对接!外媒点赞中国载人航天新突破

    国际在线专稿: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0日,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实现了交会对接。美国《纽约时报》11月29日发文
  •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作为我国载
  • 天天要闻: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
  • 寒潮影响 多地迎来降雪

    11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大岗山上的茶园被白雪覆盖(无人机照片)。受寒潮影响,多地迎来降雪。受寒潮影响,多地迎来降雪。受
  • 北京11月30日新增1023例本土确诊病例、4020例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网12月1日讯 据北京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30日0时至24时,北京
  • 国家卫健委: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0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720例

    中国网12月1日讯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30日0—24时,31个省(
  • 今热点:福建福州——全天值守 快速回应诉求

    本报福州11月30日电(记者冯家照、高建进)“疫情进入关键期,党员
  • 记者调查摩托车“炸街”扰民问题 刺耳的摩托轰鸣声“惊”了多少人

    ● 有些车主为了让摩托车发出刺耳的轰鸣声,达到风驰电掣的拉风效
  • 多国专家连线共议“和合”共赢

    11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华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等共同举办的“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天台举行
  • 世界观速讯丨民调显示:中日民众重视双边关系,认同两国经济合作重要性

    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30日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同时发布。调查也显示,历史、领土争端等问题持续影响中国受访者对中日
  • 迎朝送暮 保通保畅——快递业战“疫”奔忙供民生所需

    在北京,为保物资配送畅通,各快递企业通过组织“白名单”保供队、调配在京和周边物流力量等方式,保障物资配送。”  近日,河南夏邑蔬菜滞
  • 天天快看:新增453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2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包括侵华日军《阵中日志》、荣第1644部队照片等在内的共计453件(
  • 世界速看: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美发布中国军力年度报告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方发布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赵立坚说,美方近年来反复炒作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 机收减损工艺改造、产业链延伸 我国粮食全链条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眼下,我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除南方
  • 每日视讯:总投资545.8亿元 西延高铁西铜段 西渝高铁陕西段开工建设

    11月30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西延高铁西安到铜川
  • 全球最新:【“一带一路”央企逐梦】孟加拉的生命之源——水

    短片以“水是生命之源”为立意出发点娓娓道来,通过一位孟加拉小女
  • 热推荐:外交部:美方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核政策 停止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2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报告称,中国正在扩大核力量。中国外交部发言
  • 关注:666!中国空间站定格这一历史性时刻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经受住低
  • 当前快播:航天新征程丨长征火箭太空“建房”手账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形成3舱3船组合体,是目前最大的构型。

相关推荐

  • 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 广西南宁——志愿服务充满关怀
  • 世界快报:各地持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
  • 新华全媒+丨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铁10
  • 环球即时: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
  • 精彩看点:多地明确骑电动自行车须
  • 北京等10省市将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
  • 商务部回应美禁售五家中国企业电信
  • 北约秘书长:北约面临严峻安全局势
  • 当前消息!意大利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阅读排行

  • 【天天热闻】道中华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华诗歌怎样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性格?
  • 当前报道: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 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提前七天超千亿件
  • 世界观天下!绿色能源支撑绿色产业发展(一线调查·扩内需 畅循环)
  • 环球观察:京杭运河—长江—东海!山东首次河江海联运成功
  • 天天热消息:广西扩大公租房申请范围——让住房保障制度覆盖更多群众
  • 天天热推荐:四川南充对脱贫家庭学子实施就业促进行动 拓宽工作门路 稳定家庭收入
  • 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国际论坛)
  • 广西南宁——志愿服务充满关怀
  • 世界快报:各地持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

中陕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