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财经
  • 要闻
  • 经济
  • 快讯
  • 科技
  • 滚动
  • 行业
  • 教育
logo
  • 中陕网首页 >
  • 中陕网 > 资讯 >
  • 正文

今日热门!高校对校外人员开放了?专家:应逐步适度恢复对外开放

2023-02-01 14:16: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刘欢)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部分高校还允许家长和校外人员申请入校。

“乙类乙管”实施后,高校对外开放规则有何变化?校外人员是否还能出入校园?

恢复校友出入权限,家长也能到校参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通知:结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校园实际,学校恢复校友免预约出入校本部的权限。

大学校友可通过出示电子校友卡、实体校友卡或有效身份证件,经工作人员核验确认后,步行入校。未办理相关证件的校友可通过校内单位预约流程,申请入校。

对于家长和校外人员,东南大学特别规定:因需入校的家长和其他校外人员,可提前一天线上申请,并经校内有关单位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生成入校码,方可入校,出校时,需做好扫码登记。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期发布通知,取消白名单以外人员入校报批制度,恢复疫情前入校模式:工作日来访人员可在官方小程序申请入校,填写被访部门、被访人员及来校事由;来访人员出示有效证件,做好登记后可进入学校。

大学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对外开放,参观人员在校园开放期间必须持本人有效证件在门岗登记,并接受安保人员查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二在读生小刘对此表示很支持,“大学能正常运作挺好的,大家来参观,也能对学校有了解”。

大学校园备受青睐,却也有协调烦恼

大学校园一直是校外游客热衷参观的地点之一,特别是花季等特殊时期,各大高校迎来游客参观高峰期,校园和校外人员的协调问题也凸显出来。

中新网了解到,高校此前对社会开放时,规定学生宿舍区、教职工家属区和教学科研场所集中区域为非开放区域,图书馆、体育馆等则可以进入。目前,虽然多所高校陆续恢复校友出入权限,但暂未对社会全面开放。

武汉大学保卫部工作人员向中新网表示,目前学校暂未对普通游客开放,校园教职工、学生的到访亲友可联系校内人员进入校园。

24岁的崔磊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他告诉中新网,在2020年之前,武汉大学没有设置门禁,可以自由出入。“武大之前是真正没有围墙的大学,正门口是一座开放的牌坊,学校就坐落在商业街附近,经常有游客来参观。”

每年3月是武汉樱花开放的时节,也是校园游客最多的时候。崔磊表示,这个时期经常能看到专程来武大拍照的游人,学校在受到大家欣赏和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扰。

在校园内,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之间有一条著名的樱花大道,花季时期常常被聚集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还有游客在学生上课时探头探脑,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

除了校园景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及场地也经常吸引一些校外人员。

阿九居住在北京一所高校附近,此前曾在一所大学校园的篮球场打球,有时还会碰到一起加入的学生,“球场挺好的,碰到学生,问一句‘能玩不’,就可以一起打球了”。

谈及大学公共设施问题,他认为,一些有学生在自习的地方不太适合开放。“但球场这类的,我觉得可以在学校没有自主活动的时候放开,社会上这类公益性的资源比较少,如果能有多一点公共球场或社区球场,谁会去学校呢?”阿九说。

“有取有用”,高校宜与公众共建共享资源

虽然从前的对外开放曾对校园秩序造成影响,但崔磊仍然希望今后能逐渐恢复到放开状态。

“一方面大学具有公共属性,应该对外开放部分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也不应该被圈养。”他表示,开放的同时应加强管理,不能打扰到学生生活。

“寒暑假没什么课的时候,校园里的资源就可以合理利用起来了,能够协调好开放秩序也是大学管理能力的体现。”崔磊说。

传媒工作者侯知谦此前曾到一所高校参加活动,因开放权限问题产生困扰。他认为,作为城市文体资源的重要聚合枢纽,向公众开放体育场、绿地等区域可以说是公立高校“有取有用”的社会义务。

“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高校理应在保证师生安全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以合理方式向公众开放,尽管此举将让高校重新担负起相应的管理职责,但其更显著的意义在于让公众参与高校共建,共享丰富的资源。”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则认为,大学具有文明教化、传播知识的社会职能,同时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高校是知识资产的拥有者和奉献者,不能仅仅提供一些物理资源,更应该成为社会的知识资源管理中心,将来应逐步适度、有限地恢复到开放状态。”吕林海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今日热门!高校对校外人员开放了?专家:应逐步适度恢复对外开放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刘欢)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宣
  • 全球播报:缕缕花香富农家

    正月初六一早,刚到村口,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乐
  • 层层把关护安全

    正月初八早上6时,天还没亮,在中建七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两江分院
  • 刷新纪录!北向资金1月净买入超1400亿,啥信号?

    中新网2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2023年1月份,电视剧《狂飙》
  • 热文:2022年全国海关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793.9万件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海关共查扣进出
  • 每日头条!各地举行人才招聘会 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

    2023年1月30日,求职者在2023年安徽省区域劳务用工对接招聘会现场找
  • 【天天时快讯】日本将成立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燃料取出作业专家组

    当地时间1月31日,日本核事故损害赔偿及废炉作业支援机构宣布,为取
  • 美媒:美国没有远离枪支暴力的地方

    美国枪支暴力屡禁不止,悲剧频发。当地时间1月30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伤者中包含一名6岁儿童,
  • 环球今亮点!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新华社华盛顿1月31日电(记者 孙丁)新年伊始,美国便笼罩在枪支暴
  • “经济增长动力十足”(外媒看中国)

    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各地民众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国内消费
  • 看热讯:外媒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十足”

    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各地民众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国内消费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守护和平

    联黎部队副司令达卡尔(右四)来到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中国维和部队营
  • 天天观天下!炒作应对中国补贴影响,欧盟“绿色计划”新资金来源受质疑

    据路透社1月30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将于周三在其“绿色交易工业计划”
  • 【环时深度】在日本,为何“Z世代”对华更有好感?

    编者的话:“Z世代”通常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也就是俗称的“
  • 世界观点:坦克联盟首批将送来逾百辆坦克,乌克兰的新问题来了!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
  • 日本2月5000余种常见食品将涨价 全年"涨"声一片

    海外网2月1日电 据日本NHK电视台2月1日报道,日本2月份将有5000多
  • 世界速递!乌克兰国防部长访问法国

    中新社巴黎1月31日电 (记者 李洋)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当地时
  • 今日热搜:韩民间团体呼吁废除美“延伸威慑”政策

    新华社首尔1月31日电(记者周思雨 孙一然)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31
  • 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敦促日本反省侵略历史

    新华社马尼拉1月31日电通讯:为和平与正义而奔走呼号——菲律宾“慰
  • 今日热议:“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悲剧接连不断谁之过?

    新华社华盛顿1月31日电(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新
  • 每日讯息!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国“所有开关拨向增长一侧”

    中国日报网1月31日电 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
  • 每日热议!把权力当“提货券”的市委原书记,犯案超90%牵涉土地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韦香惠)湖南卫视日前播出2022湖南反腐警示录《
  • 环球观察: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对巴基斯坦爆炸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针对巴基斯坦一座清真寺近日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表示,中方对这一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
  • 全球短讯!跨省招人“忙” 招聘活动“热”——节后用工市场观察

    除重庆外,1月30日,广西柳州、甘肃定西、贵州贵阳、云南昆明等多地均发出返岗复工服务专列,其中不少是根据务工人员返岗需求定制加开。1月29
  • 世界微资讯!助企纾困 “春风”惠民 依法治税——透视2022年国家税收“成绩单”

    题:助企纾困 “春风”惠民 依法治税——透视2022年国家税收“成绩单”据了解,2023年,税务部门连续第10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先行
  • 2022年我国送出超4.2万亿元税费政策“红包”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31日介绍,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 2万亿元,为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分行
  • 奋力开新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首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题:奋力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首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1月22日,农历新年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重庆团
  • 【天天新视野】全球连线|在华卢森堡人眼中的中国农村之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有17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数182户619人,“十三五”期间,全
  • 关注:全球连线|一只“方”兔子背后的“中国意象”

    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兔子是圆润乖巧的,但在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笔下,却有一只线条简约的“方”兔子。朱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
  • 黑山旅游部门官员:中国游客的回归将提振全球旅游业复苏的信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婷婷):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复工保春耕 人员农资设备保障有序到位

    央视网消息:新春伊始,湖南多地组织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整备农
  • 资讯推荐:美媒:中国经济在春节长假期间表现出增长势头

    海外网1月31日电 据彭博社29日报道,得益于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 人民币“跨境舞台”更大了

    中国庞大的进出口体量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坚实支撑。图为1月27日,
  • 每日报道:兔年喜迎“开门红”!春节消费火热 折射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

    中国日报网1月31日报道,虎镇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人们在欢
  • 福建厦门翔安区:两岸同胞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海峡聚焦】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林瑞声“走过
  • 全球快消息!新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复工开工

    随着各地务工人员返工返岗,新疆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复工、开工。这几
  • 热点评!山东一男子千里骑行赴鄂答谢33年前“热饭恩”

    图为彭宪诠(左一)与笪云飞的妻子郑女士合影 宜昌市伍家岗警方供
  • 【世界播资讯】台媒:台湾自2月7日起取消大陆赴台旅客核酸检测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
  • 今日关注:综合消息:春“艺”盎然 海外民众沉浸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连日来,“欢乐春节
  • 天天观热点:中方强烈谴责巴基斯坦白沙瓦清真寺爆炸事件 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蔚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
  • 【世界热闻】国内首次!克隆技术在奶牛良种繁育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培育的“克隆奶牛”顺利
  • 世界观焦点: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即将启动建筑物隐患消除工程

    1月31日,60岁的魏先生在三里屯一酒吧外拍照留念。得知酒吧街关停的
  • 每日焦点!中国将对韩国来华旅客全员核酸?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
  • 全球讯息:浙江青田3.8万侨胞回乡过年 中西融合为文旅市场增色

    在青田举行的新年庆祝活动。 青田县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丽水1月30日
  • 实时焦点:芬兰外长称仍坚持与瑞典一同加入北约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综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芬兰外长哈维斯托30
  • 美军火商推出儿童版突击步枪 多名国会议员齐声谴责

    海外网1月31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1月30日报道,美国一家军火商2022
  • 服务乡村、主动学习、提升技能,各地大学生抓住新机遇——用闪亮青春 创精彩事业

    核心阅读扎根乡村踏实工作服务乡亲、利用实习前的空当预习业务、初
  • 一名85后退役军人的“春天”

    春节,是河北省大名县亿帆家庭农场主张宁难得的清闲时间。在他位于
  • 一位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的春节门诊

    舒适正在为患者听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摄1月25日,大年
  • 美日荷达成协议将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尖端设备?外交部回应

    在1月30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日本、
  • 每日聚焦:专访:看好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访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

    专访:看好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访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 勒歇尔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消
  • 中央冬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累计帮助3200万名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本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日前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中央冬春救助资金已
  • 天天快资讯:切实当好父老乡亲的健康守护人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兔年春节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首个长假
  • 天天观热点:相同的剧情 无解的问题

    “尼科尔斯的遭遇令人感到受伤、痛苦、愤怒。”“这样的事情一次又
  • 每日快看:“水危机”折射美国“环境种族主义”(观象台)

    近期,美国多地用水安全问题引发媒体关注。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
  • 外交部发言人:希望美国政府正视国内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成欣 胡了然)针对美国再曝警察暴力执法丑

相关推荐

  • 美媒:美国没有远离枪支暴力的地方
  • 环球今亮点!国际观察|“枪病”入
  • “经济增长动力十足”(外媒看中国
  • 看热讯:外媒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用实际行
  • 天天观天下!炒作应对中国补贴影响
  • 【环时深度】在日本,为何“Z世代”
  • 世界观点:坦克联盟首批将送来逾百
  • 日本2月5000余种常见食品将涨价 全
  • 世界速递!乌克兰国防部长访问法国

阅读排行

  • 今日热门!高校对校外人员开放了?专家:应逐步适度恢复对外开放
  • 全球播报:缕缕花香富农家
  • 层层把关护安全
  • 刷新纪录!北向资金1月净买入超1400亿,啥信号?
  • 热文:2022年全国海关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793.9万件
  • 每日头条!各地举行人才招聘会 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
  • 【天天时快讯】日本将成立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燃料取出作业专家组
  • 美媒:美国没有远离枪支暴力的地方
  • 环球今亮点!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 “经济增长动力十足”(外媒看中国)

中陕网版权所有